【行摄云南】抚仙湖抗浪鱼的“重生之路”

时间:2021-10-09 09:29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来源:中新视频   记者 杜潇潇

 


【解说】曾经被列为濒危物种的抚仙湖抗浪鱼,目前已经可以在模拟野生养殖的环境中,实现自然繁殖。近日,记者走进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云鱼谷”养殖基地,探寻抗浪鱼从濒危物种到可以大批量繁殖的保护之路。

 

【解说】抗浪鱼曾经是抚仙湖独有的珍稀土著鱼,上世纪80年代,因为过度捕捞和银鱼的大量繁殖,抗浪鱼数量大幅下降,接近濒危。

 

【解说】殷树茂出生在宜良县狗街镇,家乡与抚仙湖仅一山之隔,从小吃着抗浪鱼长大的他看到这样的状况心痛不已,1995年,殷树茂回到家乡开始做抗浪鱼种源保护工作,最初从抚仙湖渔民手中收集鱼苗,经过野生养殖、人工驯化养殖、人工辅助繁育,发展到现在抗浪鱼实现自然繁殖,一干就是26年。目前,可以实现年孵化优质抗浪鱼种苗1.2亿尾以上。

 

【同期】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殷树茂

抚仙湖这条抗浪鱼来说的话,我们的种苗生产量占整个云南的生产总量在90%以上,因为国家在保护抚仙湖抗浪鱼这个种源花了很多精力,我们从事抗浪鱼的保护已经有26年时间了,26年间一直在坚守着保护这条鱼。

 

【解说】在这26年中,殷树茂先后进行了多项研究,最终摸索出抗浪鱼模拟野生养殖模式,按照鱼的生活习性、遗传多样性进行自然繁殖,确保鱼的种源纯度,使鱼的存活率达到90%左右,畸形鱼发生率为零。

 

【解说】让抗浪鱼重回抚仙湖,是殷树茂奋斗的目标,儿子殷琦丰从小耳濡目染,最终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殷琦丰结合从父亲那学来的抗浪鱼繁殖技术,查阅大量资料,向有关专家请教,收集了大量云南土著鱼品种资料,针对抗浪鱼个体小、行动灵活的特点,提出了混合立体养殖模式并取得成功。

 

【同期】殷琦丰

父亲就喜欢养鱼这个行业,我们从小就是跟着他趴在鱼池边长大,包括后面繁殖这些鱼,我们每年在繁殖季都来参加,我们一直在做这个工作,就是希望让云南的鱼游回云南的湖泊,实现真正的让它回到自己的故乡,实现水养鱼、鱼净水的一个责任。

 

【解说】随着土著鱼混养模式的成功,基地目前在致力于云南倒刺鲃、滇池高背鲫、昆明裂腹鱼等近140种云南土著鱼类的保护、研究与可持续利用工作。

 

 

注:作品版权归中新社云南分社所有。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