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孔雀”杯云南省少儿舞蹈编导培训班优秀讲师授课内容精选

时间:2021-09-03 13:37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潘志涛教授认为老师要教课,得深入到这个舞蹈的本体,老师得有一桶水才能给孩子们一杯水,要将舞蹈消化成教师自己身体的一个部分,这样你才能够有感动人的作品出来,小朋友的作品也都如此,首先你得了解小朋友、熟悉小朋友,不要去代替小朋友,而且潘老师主张老师们要走到民族群众中,只有深入民族群众群体里,所学所想才会更为了解和想法,而且在了解民族特点和孩子,这样所编创的节目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在孩子特有的年纪和情绪变化中表现出民族舞特有的风格味道,对于潘老师的讲解,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出生的舞蹈老师我也深有体会,这几年民族舞蹈的发展欣欣向荣,确实不缺乏好的编委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优秀的作品,观看这些好的作品之所以受众人追捧就是因为在掌握风格特点的同时根据不同的能力特点在适合的条件中让风格最大限度的流露,所以孩子的幼儿舞蹈编创中是如此,理解了解孩子,了解作品才能表现自如。

 

   

郭田老师认为各位编创者一定要注意的一定要向青少年儿童传达的是正确的理念和知识,青少年儿童的舞蹈创作,我们是带有一种传承和教化的意义,我们要通过这种方式,关乎到她们健康成长的问题。舞蹈作为文化中的一个缩影,承担了宣传相应文化,从舞蹈表现中还要普及大中的审美,是历史、文化、美的表现,所以舞蹈在大众生活中的分量是不容小觑的,那么我们作为少儿舞蹈教师,我们的对象作为刚接触舞蹈的孩子们,我们有义务也有招儿在保证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同时,让孩子们对于历史、文化、美有一种正确的引导和认识,这些感悟会跟随孩子的成长而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作为舞蹈教师对于文化背景的了解要正确,言辞要适合。

 

 

 

郭丽娟老师主张在编创少儿舞蹈节目中要捕捉适合孩子的动作、形态,要结合孩子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创作适合能够完成的舞蹈让孩子参与其中,而非利用成人化的动作让孩子而成,而且要把孩子的奇思妙想以及生活的灵感以及孩子特定的形象融入道舞蹈当中,要能够从孩子的舞蹈表现中可以看出孩子特有的身体心理情绪的特点,而不是用成人化的语境或者说法去设计、去表达孩子们的语言和孩子们的表现形式,让孩子跳适合他们的内容会比让他们跳成人所跳的舞蹈,孩子们会更容易体会情绪的变化和舞蹈动作的转变,孩子们也会比较容易在舞蹈当中激发表现欲望和表现力,这样的作品才能让作品和孩子本身才会由联系,容易产生共鸣才能升华舞蹈作品本身。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