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听课感言】“金孔雀”杯云南省少儿舞蹈编导培训班圆满落幕!
时间:2021-09-03 13:36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首先向顺利完成编导培训班课程的各位老师表示热烈的祝贺!
从培训班开班到结业,每一位老师和学员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辛勤的汗水,才换来学员们知识的积累和提升,换来成长与进步。
接下来,让我们来聆听一下这几位老师在编导培训班的所学所感;: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芭莎舞蹈艺术学校的李涛老师:
2021年8月24日-26日,本人有幸参加了少儿舞蹈协会组织开展的少儿舞蹈编导交流学习。
期间我们聆听了郭丽娟老师、潘志涛老师以及郭田老师的讲座,学习了少儿舞蹈编创的走向和路径、编创思路以及地域优势特长、少儿舞蹈编创要点等。
为期三天的学习中,潘志涛老师的话始终让我记忆犹新,“手舞足蹈”出自于《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文学中“手舞足蹈”寓意为:双手舞动,双脚跳跃,形容高兴到了极点。而在舞蹈中则理解为字面意思。一名合格的老师应该首先自己有一桶水,才能分给学生一滴水。
舞蹈起源于劳动,原始社会远古的先民们在没有文字和完善语言之前就学会了手舞足蹈。如狩猎、祈祷、恋爱。南朝鲜模仿仙鹤的动作、傣族模仿孔雀的动作等等。后来为了娱乐逐渐从劳动中向上层社会发展,如"交谊舞"。劳动生活创造了舞蹈,而舞蹈又用来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并为社会服务。没有社会生活就没有舞蹈的存在。舞蹈作品的产生终不是个人意想的产物,而是属于上层建筑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普遍原则,也是舞蹈艺术的普遍原则。
在没有聆听各位老师的课程以前,舞蹈在我的概念里更多的是展现个人的美,在少儿舞蹈编创方面也缺乏考虑,就毕业以来的编排经验来说,选剧目中缺乏了创新意识或是考虑因素单一,没有合理的兼顾学员自身情况,能力软开以及适宜性,又或者缺乏延续优良传统,推陈出新的理念,更多的考虑在符合当下流行趋势的主题亦或者是本身剧目属于自己喜欢的类型。经过三天的学习,我认为在今后的编创以及教学中应该把自己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不拘泥于个人的喜好,不沉溺于传统剧目,而是应该结合孩子能力,释放孩子童真的天性,尽可能的看到长远的光,向好的原创作品学习,预判舞蹈走向,符合孩子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点,作为一个青年舞蹈老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舞蹈表现技能和舞蹈创作知识以后,才可能开始创作工作。首先必须透彻地理解舞蹈艺术特征舞蹈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手法,舞蹈的类别等才能掌握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进行编排舞蹈节目,否则将无法入手。良好的知识储备是必备的,教育是座高山,值得我们奋力攀爬,不断武装自己,然后细化,加工,规范,最后采取适宜的方式教授给孩子们。
综上所述,舞蹈艺术所要求的人体动作不是自然形态或单纯生理状态的,而是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经过美化的极富于感情色彩的动作。所以人们把舞蹈的构成归纳为三大要素即动作(空间) 、节奏(时间) 、表情(感情) 其中缺一不可。空间舞台、场地时间音乐一定的时间舞蹈的艺术特征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用身体的动作表达感情的艺术。由于这种艺术手段上的特征也决定了舞蹈是以"抒情"见长的。因此舞蹈编导要熟习、了解舞蹈的这种特殊手段扬长避短选择适宜于人体动作表现的题材和内容。
在我看来,舞蹈表达上以及编创思路上,我会将舞蹈划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情感主题、舞蹈动作以及队形调度。
首先舞蹈的情感以及所要表达的主题是贯穿整个剧目的,就像一首诗或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样,它是重要的灵魂组成部分,但又需要寄托在舞蹈动作中展现出来,在传达思想情感中,又需要微妙的表情来进行调和,放大后缩小某种情感,起到柔和剧目思想的作用。每每在我挑选剧目时,情感表达方面是我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剧目选定是否符合孩子童真的心理,是否结合当下流行趋势,是否与时代主题并进,是否是全班孩子能力所及,但是自从听了这几天的课程,在于剧目敲定方面也有了新的见解,如郭丽娟老师所讲的,要去捕捉适合孩子表现出来的动作、形态,要把孩子的奇思妙想及生活的灵感以及孩子特定的形象融入到舞蹈当中去,而不是用成人化的语境或者说法去设计、去表达孩子们的语言和孩子们的表现形式。换言之,开拓了我对于剧目敲定的目光,我认为应该尽可能的去了解孩子,换位思考,去选择他们内心喜欢表现的角色,最大程度的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模仿力。
其次是舞蹈动作,舞蹈语言的单字、单词就是"舞蹈动作"。这种动作不同于生活动作,它要有艺术加工的造型性--即"舞姿"。把经过美化的动作和富有造型性的舞姿按需要表达的内容连接起来就是"动作组合"。连接动作组合的还有"舞蹈步法",舞蹈步法帮助或突出舞蹈语言的轻重缓急。
舞蹈动作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物形象。
技巧动作也是塑造舞蹈中人物性格或表现特定情节的主要"语汇"。
之前在编排剧目中会遇到孩子们能力达不到,导致动作呈现不成熟的状态,就会对原剧目的动作加以简化或者编改动作,但是经过几位老师的解说,确实是在剧目敲定以及选材上有所欠缺考虑,编改动作一方面使原剧目失去了本身的独特意义,另一方面致使修改完的剧目没有那份原汁原味。在今后的编排中也会纠正自己这个问题,尽可能的去用孩子的方式认识这个剧目,用孩子的视角去呈现舞蹈动作。
最后是贯穿整个剧目的队形调度。队形调度在创作舞蹈的环节中称为构图。它是舞蹈表现作品内容、处理情绪变化、连接舞蹈动作和步伐的纽带。
演员在台上的位置或调度所形成的队形、 图案称为舞台调度。好的队形就像一幅活动的图画。队形的流动性得益于大学专业所学,但是大部分爱孩子们身上不能直接采用,在队形转换中还需要结合孩子们实际能力进行微调,正如潘志涛老师所言,大学专业课所学内容需要我们老师去考量,去细化,去规范,然后找寻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方法去教学。
因此,在此次学习中也是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精进自己的教学能力,保持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摒弃不好的思维方法,把更加科学规范的舞蹈教学传递下去,正如郭田老师所言:要向青少年儿童传达的是正确的理念和知识,青少年儿童的舞蹈创作,我们是带有一种传承和教化的意义,我们要通过这种方式,关乎到她们健康成长的问题。此次学习让我汲取养料受益匪浅。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会珍惜参加培训的机会,并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总而言之,通过此次培训,我深深地领悟到,一个好的编导首先是一个好的发现者、好的思想者、好的写作者、好的研究者,只有当这些条件聚焦才能成就好的舞蹈作品。要有创作灵感,必须重视平时的积累和观察,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不断推陈出新。舞蹈是一种情绪的抒发,它是有情感的,并且是把情感精炼地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创编并非一朝一タ的事,更不是立竿见影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自己在舞蹈方面的水平,把握住每次交流研讨观摩的机会,让自己的心装下更多更丰富的创作源泉,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我相信,通过此次培训,一定会催生更多的舞台艺术精品佳作!
昆明啟玲艺术培训中心的邓啟玲老师:
此次舞蹈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整个培训下来,感觉与以往的培训有很大不同,即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专业素质,在学习中我深感自己的不足,要学得知识太多,通过这次培训,更激发了我对舞蹈的热爱,更感受到了舞蹈的美,以下是我的体会:
一、舞蹈理论具有针对性,教育教学方式新颖,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老师热情洋溢的讲解,令我大开眼界,耳目一新,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用人体语言来表现情感世界的动态艺术。它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发展人的想象力,增强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少儿舞蹈训练要讲究科学,让孩子们在兴趣中学习基本功。本次培训还结合舞蹈的编创给我们欣赏了一些优秀舞蹈作品,使我懂得了舞蹈训练的一些很好的技法和诀窍,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增了我的信心和热情。
二、舞蹈技能训练,陶冶情操,乐在其中。在学习中,看到老师们的优美动作,听着入耳的乐声,我的心为之陶醉,这次舞蹈技能训练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感受美,追求美的一个广阔天地,我更有了一种把这种美的体验传播给学生的愿望。老师告诉我们,舞蹈训练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比赛,而应该把舞蹈教学当成一种手段,把育人作为目标,让孩子在一个集体中学会怎样与人相处,怎样敢于面对困难。
三、舞蹈编创内容多样,讲座精彩,使我受益匪浅。此次培训,使我对少儿舞蹈的编创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我对少儿心理和生理定位更加清晰、理念更加明确;我也进一步理解了服装不暴露、关系要明确,正确的信息给到孩子;作品要精彩,形式多样化。一位位授课老师的精彩讲座让我乐此不疲。我们既是聆听讲座的教师,也是渴望新知识、新视野的学生。?
目前,我们舞蹈教育教学的总体思路是:以加强基本功训练为基础,以提升孩子的艺术气质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创编新的舞蹈作品,不断打造精品,舞蹈创编并不神秘,也并不深奥。只要我们喜欢创编、敢于编创,不断学习,我们就会成功,我们的舞蹈表演将会在艺术的舞台上独展雄风。
三天的培训课程,不仅有对此次比赛的回顾与点评,三位老师更是着重对所有老师的未来发展给了指引,指明了作为一名舞蹈老师身上所肩负的职责。感悟很多,在这里只能简单表达一下此次学习的感悟。
潘教授说,在平时的创作中,舞蹈编导应该深入生活,善于发现生活的细节。这些平时素材的积累通过创作者的编排,最终通过演员在舞台上完美的演绎出来。这一系列的过程是紧密相连的。而脱离实际生活的艺术创作也是很难引发观众的共鸣,其创作也是徒有其表,而缺乏最为重要的“内核”。
艺术的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优秀的作品都是与生活的经验密不可分的,所以舞蹈老师们应该注重平时生活的积累,这就需要对生活有足够的热爱,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将素材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这样就会出现很多好的作品,很快的就会被观众认可。与此同时,在了解,观察生活之后,用自己独特的思维进行加工,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舞蹈作品。善于打破传统思维,避免抄袭,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一定是推陈出新的。
同时还要善于观察我国有地方特色的舞蹈,可以作为今后舞蹈创作的借鉴,身在云南的老师们应该多利用丰富的少数民族舞蹈元素,将云南的本土文化继续传承和推广出去。
艺术工作者最基本的技能就是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样可以使舞蹈编导的思维更广,塑造的艺术形式更具有时代的色彩和艺术会息。舞蹈艺术也是人们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工具,是一种饱满热情的艺术形式。所有舞蹈的思维都是根据生活中实例的想象,拥有较强想象力的舞蹈编导,他的作品就更值得推敲与研究,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内涵就更加生动。
善于接受新事物也是舞蹈编导的要求所在。舞蹈编导一定要有灵活的感觉,然后经过后天的努力,不断接受新事物,将自己的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同时舞蹈编导还应该在生活中注重研究新的作品,研究舞蹈方面的文学和语言,努力学习传统的舞蹈知识,这样才会促使舞蹈编导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所以舞蹈的编导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
新的形势下,时代对舞蹈编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对生活注重经验的积累,还应该具备抽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加上后天不断地学习,接受新事物才能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现出来,另外舞蹈编导还应该具备音乐感知力,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满足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需求做出更好的作品。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