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昆明市农业农村局:“五个维度”保障“干部返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落实见效

时间:2021-09-02 10:27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昆明市农业农村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结合主责主业,以“干部返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为载体,切实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合到业务工作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围绕“一个目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规划引领作用和带头作用,第一时间动员局系统符合条件的干部职工主动报名投入“干部返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

 

截至2021年7月30日,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共派出干部返乡工作组人员62名,产业振兴业务工作组人员321名,深入昆明共102个乡镇(街道),1222个行政村,探索一套“措施接地气、项目能落地、实施有保障”的乡村振兴发展方案,助推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坚持“两个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


市农业农村局以解决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作为规划行动的指引和方向。321名干部职工于2021年7月26日至8月8日脱产两周,深入各乡镇、村委会、自然村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全面的摸清所在村的人口情况、经济基础产业现状、用地情况、人居环境等基础信息,填写《村庄基本情况表》《访谈记录表》,形成《村庄调研报告》,为规划编制打好基础。

 

为真正构建起长效机制,达到规划效果,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对村庄进行调研,立足村庄条件,总结村庄特点,围绕村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目标要求和群众所想所盼,梳理提出村庄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主导原则、重点任务等,梳理形成《村庄发展清单》,为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紧扣“三个优势”——自然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


在脱产调研中,各工作组把所在乡村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作为村庄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充分条件,以调研会议、实地走访、发放问卷等信息采集方式深入了解村庄发展条件,评估乡村气候、土壤、水源等农业发展必要因素,根据乡村地理位置、人文、资源等优势,厘清一条因地制宜的乡村产业发展道路。

另外,工作组还针对乡村现有优势产业进行评价和分析,梳理了乡村产业链从生产、加工、运营、销售全流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力求把乡村三个优势融入产业振兴规划中,制定一个资源落地、产业平衡、生态环保的产业发展规划。
克服“四种倾向”——坚决杜绝等待观望、随波逐流、急于求成、脱离实际


市农业农村局强化组织领导,杜绝等待观望、随波逐流、急于求成、脱离实际的不良作风,做实产业振兴规划工作。

事前动员加强使命担当。7月23日,组织全局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召开“干部返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动员大会,党组书记、局长做动员,要求参与行动的党员明初心担使命,聚焦农村发展遇到的难点焦点问题,领导干部带头、干部全员参与,变“被动落实”为“主动服务”,科学编制产业振兴方案。

细化实化落实工作重点。分管领导就规划行动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明确各工作组的工作责任,对产业振兴内涵、基本原则、工作步骤、产业振兴内容指引进行解说,确保干出成效、创出经验、坚决完成好乡村产业振兴的重大政治任务。定期监督增强工作协同。

 

为掌握行动回乡干部工作组及产业振兴业务工作组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完成方案和规划的编制,从9月起,各工作组需定期上报《昆明市“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进展情况统计表》,实时监督工作进展情况,避免干部不作为的情况发生。
促进“五个转变”——推动乡村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规划行动中,市农业农村局以促“五个转变”推动产业振兴。

 

一是农业产业由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转变。根据我市农业产业低、小、散的现状,市农业农村局对乡村产业振兴方案编制提出因地制宜的原则,聚集资源,集中力量,围绕建设“一县一业”“一乡一特”和“一村一品”,做强做优富民乡村产业。
二是“治标”向“治本”转变。乡村振兴建设的主体是农村,受益者是广大农民群众,农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乡村长效发展的内生动力。昆明市农业农村局要求在规划工作中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及建议,以解决农民问题,提高农民收入为导向制定方案,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现有的深层次的矛盾。
三是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转变。在规划编制中,市农业农村局以培育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为突破点,从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着手,推进产业规划更贴合时代发展需要,促进农村经营形式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变。
四是实现产品向品牌的转变。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当前绿色食品牌及“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打造,在乡村规划中融入品牌打造,促进农村产品向品牌转变,走生态、高产、高质量的绿色品牌之路。
五是低端产业模式向中高端产业模式转变。结合推进乡村振兴“一五十百千”示范创建,“十四五”时期,打造1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个精品示范村、1000个美丽村庄,精品示范村重点打造成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庄。市农业农村局在乡村规划中将农业产业与创意经济的跨界融合,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农产品消费方式、休闲旅游方式、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 供稿)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