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大力发展竹产业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时间:2021-10-22 15:17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近年来,镇雄县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六大高原特色产业布局,全力抓好“一县一业”竹产业发展。全县竹林面积达78.8万亩,人工笋用竹林种植面积位居全省第一,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镇雄县位于乌蒙山腹地,气候适宜竹子生长,发展竹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竹笋)今年都肯生(长势好),都做事的。这个笋子好粗一根,有点大,扳不动。

碗厂镇官房村村民王照娥家里种了25亩方竹,其中8亩进入丰产期,每年农历八九月份,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天刚蒙蒙亮,她就和母亲进山采笋。采收之后,就有当地的企业上门收购。今年,鲜笋价格由去年的四块左右一斤提高到四块五到四块八一斤,王照娥家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多了不少。

 



镇雄县碗厂镇官房村村民王照娥

“这八亩地,照这种笋价好,肯生(长势好)的话,天气不太干的话,像今年这个笋价,可能要扳(采收)一两万左右吧。如果说全部都成林了,和着后面载的这些全部都成林了,这个笋一直都有这样好的话,可能就是三四万块钱的收入。

 

与种植其他农作物相比,种植竹子需要的劳动力更少,收益更高。

 

 



镇雄县官房村村民王照娥

“(种竹子)还可以出去务工可以打个两三个月(回来)过了年,又可以开了年把竹子薅了,可以出去又可以打半把年的工,又再回来收笋子。这个是政府给我们老百姓找来的一大收入,是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碗厂镇是镇雄县竹产业大镇,共种植竹子13.6万亩,覆盖了99%的农户,人均种植竹子5亩,竹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

 

镇雄县碗厂镇长岩村村民马显江





“我去年管护得好,基本平均一亩的收成是500斤左右,我种的竹子也是达到100亩还要多,我去年就收了50000斤笋子多点,按照4块(一斤)的单价计算,每年我就收入20多万。今年应该是比去年还好点,因为我今年又加强了管护。

 

镇雄黑颈鹤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镇雄县最大的竹笋深加工企业,每年除了按保底价向农户收购竹笋外,还能提供就业岗位近800个,招收产业工人8000多人,可带动碗厂镇、杉树乡农户约10000户40000多人参与发展。公司每年还按8%收益给农户分红,多渠道助农户增收。今年,公司收笋2600多吨,带动农户创收520万元以上。

镇雄是云南产笋大县,人工笋用竹林种植面积位居全省第一。筇竹和方竹是镇雄的主要笋种,被誉为“笋中之王”“笋中之冠”,镇雄县的竹笋产品远销海内外13个国家和地区。

 



镇雄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鲁朝富

“竹产业作为我们镇雄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通过不断培育和发展,目前,全县已经种植竹78.8万亩了,这78.8万亩已经开始采笋的25万亩,产的笋量接近2万吨,产值接近3亿元。

 

为更好发展壮大竹产业,镇雄县专门研究制定出台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大力扶持竹产业发展,坚持三产融合发展,努力构建“以一促二带三”的融合发展模式,纵深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预计到2023年,将建成10000亩以上示范基地23个、5000~10000亩示范基地36个、1000~5000亩示范基地22个;到2025年,构建“区域公共品牌+企业知名品牌+产地独有品牌”相结合的品牌体系,建成1个集竹笋、竹材深加工、产品研发推广、贸易交流合作为一体的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滇东北区域竹产业示范园区,最终实现“百万亩竹子、百亿元产值”的总体目标。

 

镇雄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鲁朝富





“我们当前正在做的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即将全面铺开,产业兴旺是以第一要务,我们已有云笋品牌,在此基础上,我们更要打造出我们赤水源方竹的品牌,让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我们镇雄的赤水源方竹,所以我们发展竹产业能够让老百姓通过竹产业得到较好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收入,这个也就助推了我们乡村振兴的发展。

 

 

来源|镇雄融媒 申登朝 胡琼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