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禄丰|中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构建民族团结新阵地

时间:2021-10-21 13:40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中村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把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协同发展、共同进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积极推进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双融合”“双推进”。

  “党建+民族团结和睦”,筑牢社会和谐基石。坚持突出基层党建在民族团结进步中的引领作用,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景区等“六进”活动,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持续巩固好叽拉大村、中村龙泉、中村傈园新村三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和中村傈园新村“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创建成果,实现“以点串线、以线带面”促进全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格局,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引导民族群众通过法律渠道表达诉求、维护权益,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党建+民族文化繁荣”,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全乡各级党组织把促进民族文化繁荣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抓手,紧紧围绕把中村建设成为“民族风情园、康养宜居地、生态文明乡、龙城后花园”的发展定位,在全面发展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和以“红色圣地、森林康养、生态观光”为品牌的旅游产业基础上,充分挖掘民族特色资源,积极支持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艺。发挥叽拉民族团结示范村、傈园新村民族特色旅游村寨、龙泉民族特色生态旅游村寨等生态旅游项目带动作用,实施阿勒彝族迁徙舞、棠海皮影戏和叽拉彝族舞龙舞狮等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建立人才储备和培养机制,建成中青少衔接的人才梯队,积极培育彝族舞龙、舞凤、舞狮、小月琴等民间民族艺术团体,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同时,将乡土文化编纂成书,挖掘民族文化元素,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有效推动了民族文化与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

  “党建+民族产业发展”,增强地区发展动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服务凝聚作用,深入推进“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鼓励村组党员干部发挥“领头雁”作用,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建档立卡户”发展模式,强化产业支持,扶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特色旅游,整合资金201.56万元,因地制宜培育和引进多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禄丰民鑫农产品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洒买助生产营销专业合作社、库青刀中草药营销合作社等多家企业,着力打造板栗、核桃等特色经济林果牌。建立完善“科技致富带头人”人才库,引导和支持少数民族群众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牵头建立龙头企业,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进行创收。

  “党建+民族宗教工作”,促进宗教领域和谐稳定。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纳入“万名党员进党校”示范培训班和“送课到基层理论进家门”教育讲坛培训内容,加大《宪法》《宗教事务条例》《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力度,提高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普及率和知晓率。深入开展国旗国歌、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五进”活动及“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宗教界代表人士制度,在信教群众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实际行动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实现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撰稿:中村乡统战委员 龚雪净)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