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元江:铸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建和谐幸福澧江

时间:2021-09-03 16:06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澧江街道位于县城中心,国土面积263.9平方公里,辖9个村(社区)75个村(居)民小组28317人,境内有汉族、哈尼族、彝族、傣族等民族。近年来,澧江街道创新开展“1234”工作法,创新创建模式,拓展创建成果,用创建带动发展和发展深化创建双循环、螺旋式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向纵深推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幸福安康,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个主题”拓宽思路

凝聚力量营造氛围

  澧江街道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坚持项目化、多元化、特色化为一体深入开展“铸牢民族团结基石·共建和谐幸福澧江”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首先,以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为抓手,聚焦进乡镇、进社区、进家庭,激发内生动力,形成任务项目化、责任清单化,把创建成效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及干部工作实绩考核范畴,形成党工委牵头、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纵深创建的链条。

 

  其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意识形态领域,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村组群众会议、田间培训及法制宣传等形式深化学习教育;以“融媒体+创建”,充分利用“和谐澧江”公众号向群众广泛开展创建知识、创建动态等图文、短视频、微视频的宣传,营造浓厚创建氛围。期间,投入40余万元专项经费,在辖区各单位、路段、学校、社区、村组等向各族群众印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手册、宣传画报及宣传布标、专栏、展板、墙画等,深化党的民族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和实践自觉。

 

  再次,充分利用“天然温室”“红河谷中太阳城”等独特优势,及云南最美热区、云南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冬季避寒旅游胜地等名片,因地制宜,因循利导,发挥好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注重总结经验、提炼亮点,成功创建了玉河社区、红侨社区、小燕组、者嘎组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新品牌。


“2个坚持”发展产业

促进群众共同富裕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澧江街道把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热区资源优势,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努力缩小各民族之间发展差距,走同步小康的幸福路。

 

  一是坚持调优结构培育特色产业。把产业从传统种植粮食、甘蔗等调整为发展粮、果、菜、花、畜、芦荟为主的特色产业,辖区内水果种植面积46567亩、年产量12万吨,花卉2126亩,蔬菜5000余亩,芦荟4700亩,规模以上生猪养殖户11户,并在贫困民族村大力发展冬早蔬菜,形成了热区经济林果为主,生猪、肉牛等特色养殖为辅的热区特色产业带。

 

  二是坚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共同致富。辖区内万绿公司、万蕊茉莉花、佳农公司、良丰庄园等一批企业以土地集中流转、“公司+农户”等生产模式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共同富裕,272户1083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实现稳定脱贫,致富路上没有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同时,注重发展旅游经济,促进产业融合发展。2020年,澧江街道工农业总产值268366万元,同比增长15.5%。农业林牧业总产值132622万元,同比增长27.9%,实现经济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为推进各民族一道奋力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项传承”传统文化

构建共有精神家园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文化认同是各族群众最深层次的认同。澧江街道坚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着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是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按照三级保护责任制,加大辖区内白塔、者嘎龙潭青天商大人命碑、明永历帝驻跸地遗址等市县级文物的搜集、整理、保护工作,深入挖掘和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二是加大文化宣传,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注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者嘎村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入挖掘傣族蒙面情歌、传统手工傣锦织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对民族传统手工艺人及传承人的扶持力度;组织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街道彝族丝竹乐、舞师、彝族四弦等传承人为辅导教师,与元江第二小学合作,把民族文化引入校园,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培养民族团结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是促进交往交流,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组建13个群众文艺队,通过举办芒果节、花街节、火把节、哈尼十月年等传统民族节日,组织开展赶摆、蒙面情歌会、文艺演出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各族群众交流交融,使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4项举措”保障民生

共享民族团结成果。

  坚持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增进各族群众福祉的主渠道,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建设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一是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投入资金1.8亿元,实施农村道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人饮安全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土地整治等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业培育壮大、公共服务提升,村容村貌整体提升,进村道路全面畅通,在那整社区山脚小组、红侨社区老虎箐小组等地打造了一批美丽干净的村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二是积极发展社会事业。落实好教育扶持减免学费、教育补助、结对帮扶等政策,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落实好医保、养老等民生保障政策,医保、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每年兜底保障278人以上、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10万元,让困难群众享受到党的温暖。

 

  三是着力推进平安澧江建设。以街道、村(社区)、小组三级联动管理,压实网格社会治理和维稳责任,以干部接访、包案化解和现场办公等形式,帮助群众依法维权、矛盾纠纷化解、规范采集信息、深入走访慰问等,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特别是对外来人口,从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入手,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各族群众,让各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环境。

 

  四是融情联谊夯实民族团结根基。从90年代起,街道与周边接壤的红河县大羊街乡、车古乡和元江县那诺乡联合形成四乡(街道)民族团结联盟,定期举办民族团结联席会、民族团结运动会,以民族团结宣传等形式,共商民族事务治理,保障各地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奏响新时代民族团结和谐赞歌。



 

  民族和睦一家亲,团结进步谱新篇。如今的澧江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团结互助、艰苦创业,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华丽篇章。今后,澧江街道将继续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抓手,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实施思想引领、乡村振兴、文化交流、典型引路工程,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充分利用各类文化载体,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文化知识,用向善向上的力量凝聚人心,加强各民族交流,进一步激发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热情,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共筑和谐澧江。

 

(元江县委统战部供稿)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