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乌蒙风采|巧家:小手艺大产业,开启“非遗+传承人+产业”新模式
时间:2021-09-02 15:11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涵盖了健全保护传承体系、提高保护传承水平、加大传播普及力度、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长期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巧家县文化和旅游局深入挖掘本地优秀非遗资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推动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截止目前,巧家县有省级非遗项目4个,市级非遗项目5个,县级非遗项目28个;有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人,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人,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6人。其中,巧家小碗红糖,产于巧家县金沙江沿岸地区,选用当地优质甘蔗、以传统工艺加工制作,为省级非遗项目,自晚清以来,在国内市场久享盛誉。
(视频:巧家小碗红糖)
依托非遗资源,推动巧家旅游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新需求的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一是政府积极引导,培育精品品牌。巧家县政府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加大对红糖产业的扶持力度,2020年 “巧家小碗红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核准注册,填补了巧家县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空白,为打造巧家特色旅游商品品牌走出坚实一步;
二是创新产品设计理念,满足各类消费群体。小碗红糖代表性传承人朱立卫(巧家县佰意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传承红糖制作技艺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带领企业创新研发红糖系列产品,改进产品包装,拓宽销售渠道。新研发的红糖系列产品有生姜红糖、桑葚软糖、红糖姜茶、红糖五宝茶等,满足各类人群的口味;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小碗红糖知名度。政府部门多次组织小碗红糖制作企业及传承人带着产品参加省内外的各种展会,巧家小碗红糖色彩鲜,式样好、杂质少,醇厚浓郁,甜而不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受到广大市民和商家的青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据统计,全县共有红糖生产企业5个、甘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2个,60个家庭作坊。2020年巧家县红糖产量3000余吨,年产值6000余万元,助推了数千蔗农脱贫增收,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巧家县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和传播的新业态、新走向,用品牌引领发展,展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新成就,不仅提升了巧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让巧家文化形象更加立体,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向高质量发展。
稿件来源:巧家县文化和旅游局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
上一篇上一篇:昭通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对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单位的公示
下一篇下一篇:文旅动态|永善:及时行动,为净化学生阅读环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