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工业投资增速全省第一!玉溪交出近几年来最好“半年成绩单”
时间:2021-09-01 15:17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背后的新闻
全文如下↓
今年上半年
玉溪交出近几年来最好“半年成绩单”: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4.3%,排名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9%,排名全省第五,两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7.3%,增速位列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七。
这张“半年成绩单”的背后,是玉溪市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强化遵循意识的效果显现,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效率体现,是持续深化“玉溪之变”的效应显现。
格局
跳出玉溪看玉溪
拿到这张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不少干部几年来那种“憋屈”的感受终于得到了释放。
敢闯敢试,玉溪曾创造过不少云南第一。20世纪80年代,玉溪卷烟厂“押上全部身家”,从国外引进国际一流水平的先进设备,技术生产能力一举跨越了40年,崛起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卷烟厂,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同时期,人们熟知的大营街村,曾经被称为“五难村”,吃粮难、喝水难、住房难、行路难、娶媳妇难。一群党员靠着闯劲和拼劲大力发展村办企业,1995年,大营街村乡镇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当年,便挂上了“云南第一村”的金字牌匾。
时至今日,玉溪厚实的发展基础仍在:2020年,玉溪人均GDP达1.3万美元,是全省的1.8倍,在西南五省区地州市中排名第一位,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000元,全面小康社会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各县市区经济总量都在全省中等水平以上。
随着近年来形势的发展变化,玉溪也陷入尴尬境地:在全国被47个同类城市超越,在西部被15个城市超越,在云南被两个城市超越。“十三五”期间,玉溪GDP增速排名全省排名倒数,工业投资乏力,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51%下降到2020年的36%,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4.7%,比全省(7.8%)低3.1个百分点。
去年下半年,玉溪市委在科学研判形势、认真审视自我、直面问题核心之后,思想“破冰”,发展“突围”,开启了以思想观念之变、精神状态之变、能力素质之变、作风方法之变为主的“玉溪之变”。
一年多以来,玉溪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实干在先,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对标市委提出的持续深化“玉溪之变”,围绕“一极两区”的目标定位,将改变融入干事创业的全过程。如今,“玉溪之变”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玉溪党员干部奋力大步向前、追赶超越,交出漂亮“成绩单”。
云南联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线。曾永洪 摄
破局
“玉溪之变”在深化
“十三五”期间,玉溪市工业投资特别是生产性项目投资规模较小,缺乏大项目,工业资本形成的拉动力较弱。
破局,从客观、清醒、辩证地看待问题开始:玉溪因产业而立,因工业而兴,也因产业发展滞后而掉了队。
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项目。“看了易门县的项目,请问元江县委书记,你们的‘一县一业’发展得怎么样?”1月红塔区、2月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3月通海县、4月澄江市、5月易门县、6月峨山彝族自治县、7月元江县……今年以来,玉溪市委主要领导率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每月深入一个县(市、区)开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项目丰富、行程紧凑、马不停蹄。在每一个观摩点,有情况汇报、交流互动、现场点评,从具体负责人到各级各部门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再到市级领导,逐级交流发言,说建议、谈思考、提要求。
“通过对项目的点评、交流,找到了差距、激发了动力、拓宽了思路、找准了路径,形成了人人谋项目、推项目、促项目的工作合力。”不少负责人表示,观摩活动以学促干,营造了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方法的改进。
今年2月,针对“十三五”期间易门从全省全市前列“断崖式”下滑到了全省全市末端的现状,玉溪市委向易门县派驻工作指导组,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扭转颓势、打好翻身仗。指导组到易门之后,将“玉溪之变”的精神实质作为指导工作的“主基调”,将“玉溪之变”植入干部心田,提振知耻后勇、背水一战的精气神。一个个停滞的项目重新开工、一条条多年的断头路被打通、一个个发展的困局被破解……如今,易门上下呈现出你追我赶、进位争先的良好态势,以昂扬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大踏步走在重塑辉煌的路上。
作风在变,方法在变,玉溪在变。
玉溪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玉溪市成立全市重大项目综合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全流程、全周期做好项目管理服务,一线解决项目问题、一线推动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共解决366个项目“卡脖子”问题,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组织开展了统计、财政、“四上企业”纳规纳限等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广大干部履职能力、经济工作能力。“市、区两级行政主管部门服务意识增强了,经常来了解我们的困难和问题,帮助我们应对好形势政策变化、完善管理方式、优化生产经营策略,增强了我们的发展信心。”鸿源饭店总经理助力王羽翔说。
华宁风电产业 曾永洪 摄
布局
精准调度溯根源
走进宽广平整的云南绿色钢城暨玉溪玉昆钢铁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现场,挖掘机往来穿梭,起吊机忙碌不停。
在玉溪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下,玉昆项目一线工作指挥部和市直相关单位、峨山县及玉昆集团都拿出了更加精准、过硬的措施,扎扎实实做好了群众搬迁安置、用地保障、基础配套和协调服务等前期工作。
“9月,我们炼铁炼钢的项目开始施工建设。这意味着经过前期齐心协力、靶向精准地打通一个个‘堵点’‘卡点’,资源要素快速集聚,整个玉昆项目从前期的土地平整、线路改迁、水电路建设等,转到厂房的建设、生产设备的安装等,即将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深化‘玉溪之变’,带来了推进项目能力上、作风上、措施上的改变。”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董波介绍。
2021年全市支撑项目1253项,总投资405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19亿元,支撑率103.3%。其中,玉昆钢铁项目1至6月完成投资16.7亿元,占工业完成投资的27.7%。“这当中,精准调度发挥了重要作用。”玉溪市发展改革委上述负责人介绍,通过精准调度,摸清底数、厘清脉络,找到症结所在,动态调整方法,问题迎刃而解。就拿玉昆钢铁项目的林地审批问题来说,之前一直找不到县级林地指标调整的依据、流程,通过精准调度,多部门协同、面商、分析,追根溯源后方才清楚,县级保护区由市政府作调整、市级保护区由省政府作调整,问题得以解决,玉昆钢铁项目也顺利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精准调度是抓好经济工作的关键。”玉溪市委主要领导提出,要把“项目为王”作为经济调度的重点,抓落实、出实效。要重拾经济调度中的好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一盯到底,做到指挥有度、调度有方、落实有果。
为谋好篇、布好局,玉溪市成立了市促投资稳增长指挥调度中心,对涉及经济运行的45个基础指标的核算单位实行每月调度分析预警。把纳规纳限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全年共梳理了429户纳规纳限企业,上半年完成纳规纳限企业93户,比去年同期增加69户。截至6月底,全市共有“四上企业”1358户,对全市经济增长形成了有力支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召集研究专项规划,以规划统领项目建设,带头谋项目促投资,充实完善投资项目库,上半年新入库项目41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13个,实现项目入库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滇雪粮油生产线 曾永洪 摄
开局
持续发力起好步
“十四五”开局,玉溪市要求各县(市、区)、重点行业保持住上半年精气神,压力不减、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按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9%的工作目标计算,下半年需月均完成87.7亿元;按照省政府下达的增长12%目标计算,下半年需月均完成85.1亿元。这意味着按照上半年的工作力度(月均完成60.7亿元),下半年6个月要干8个月的活,才能完成目标任务。”为此,玉溪市提出,将从讲政治的高度和推动玉溪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精神的重要性,一手抓谋划、一手抓落实,大力营造担当干事的良好环境,突出重点、精准施策,确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见行见效。
全力以赴在工业发展上求突破,全产业链重塑云烟新优势,三季度确保烟草制品业增长6.5%以上,力争全年增长3%以上,非烟工业三季度增长20%以上,全年增长23%以上。全力推动贵研资源贵金属二次资源产业化二期项目、滇雪粮油年加工15万吨食用油精炼生产线、沃森新冠疫苗生产基地等31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加快玉昆钢铁、仙福钢铁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等在建项目建设步伐。力争全年新增规上企业88户,切实做好147户负增长工业企业帮扶指导,力争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全年增长11%。
接下来几个月,玉溪将围绕“抓发展就要抓产业,抓产业就要抓项目,抓项目就要抓具体”的指挥棒,主抓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聚焦重点领域推项目,紧盯下半年计划新开工的331个项目,用好已下达的1.55亿元市预算内前期经费,切实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力争四季度计划开工项目提前至三季度,储备开工项目提前到四季度。
(玉溪市水利局机关党委宣)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