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全省山岳救援骨干高海拔驻训实训 探索“四个首次” 实现专业化建设“四个突破”
时间:2021-09-01 15:39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自8月17日全省山岳救援骨干高海拔驻训工作开展以来,驻训队先后奔赴迪庆石卡雪山、迪庆哈巴雪山和丽江玉龙雪山3个山岳救援实训基地锤炼实战能力,在坚持组织领导、遂行政工、后勤保障“三个强化”下,实现了高海拔整建制实战锤炼、5000米高海拔冰川救援战法、山岳救援专业队测评和绳索(山地)救援技术中级资质考核认证实践运用、多样化的训练基地格局建设“四个突破”,圆满完成高海拔驻训工作。
坚持“三个强化”确保驻训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取得实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驻训有序开展。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总队高度重视此次驻训工作,成立了以赵文生总队长、王星政委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紧盯高海拔救援能力空白,专门制定了高海拔驻训实施方案,部署了任务措施,细化责任分工,为驻训工作圆满完成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强化安全管控。为确保驻训安全,总队作战训练处邀请有丰富的高海拔经验专家和云南省登山协会会长等就驻训地点、驻训条件、驻训内容、训练重点等进行多次研究,确保了驻训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此次驻训共邀请中国登山协会、云南省登山协会共6名教练,负责全程技术指导和安全监控;在高海拔行进过程中,聘请2名向导带领行进路线,队伍分为3个梯队,每个梯队分别由参训的2名干部及聘请的2名教练进行沿途跟踪和监护,明确高原行进程序,确保行进安全;在训练中坚决落实“三检查一测试”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实行安全员全程跟踪检查提示制度,坚决杜绝训练事故。三是强化过程监督。总队、昆明支队、迪庆支队、丽江支队主官亲自过问驻训工作情况,每日向驻训队了解驻训内容及第二日驻训安排,对行车、作风纪律、健康状况、训练安全随时进行提醒,特别是总队作战训练处杨磊副处长3次深入驻训队指导检查驻训情况,坚决确保驻训按质按量按方案落实,达到预期成效。
(二)强化遂行政工,确保驻训工作质效。一是强化思想教育,激活“动力源”。为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明确驻训任务,开训前第一时间召开动员部署会或誓师会,讲清重大意义、讲清上级指示、讲清问题挑战、讲清职责使命,及时统一全体指战员思想和行动。驻训过程中每日组织讲评,每周开展总结交流,凝聚广大驻训指战员的思想活力;二是强化氛围营造,明确“风向标”。“雪域高原砺精兵,紧贴实战谋打赢”,“厉兵秣马显身手,淬火成钢铸忠诚”,“当先锋 打头阵 扛红旗 立新功”,一条条标语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其催人奋进的作用,营造了浓厚的练兵氛围。同时编写驻训报道4期、编辑驻训视频4期,先后在总队、支队政务内网及公众号推送信息,宣传驻训成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心关注,引发全国消防同仁的强烈反响,全体指战员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投入到了驻训工作当中。三是强化纪律约束,铺设“高压线”。为严明驻训纪律,制定并多次组织学习《迪庆高海拔地区驻训八条纪律》,进一步树牢纪律规矩;为确保队伍正规有序,驻训队严格作息时间,规范内务设置和内务卫生,每日开展点名、不定时开展酒精检测、人员定位等,坚决确保了队伍的正规有序及安全稳定。
(三)强化后勤保障,确保驻训取得实效。一是饮食搭配有营养。为确保全体指战员吃饱吃好,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针对指战员训练量大、体能消耗大的实际,结合驻训点特点和指战员饮食习惯,制定驻训期间食谱,保证指战员吃好、吃饱、吃得营养,全面保障队伍野外饮食水平。二是卫勤保障有办法。驻训队提前准备储备配齐各类防疫物资、高原病预防药品及氧气瓶,同时自抵达香格里拉开始就第一时间就对全体指战员的心率、血氧含量、身体反应情况进行了测量,对有感冒、头痛等反应的指战员进行及时治疗,随后每天早中晚坚持测量,实时监测指战员身体情况;在驻训前、驻训中、驻训结束开展了3次核酸检测,每日进行疫情防控测量和登记等工作,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三是车辆派遣有保障。为确保驻训过程中的车辆安全,驻训队往返都乘坐国营车辆,在市内训练调配车况良好以及驾驶技术过硬的驾驶员进行派遣,驾驶员对车辆进行检修保养,对车辆进行定车、定人、定任务。四是宿营保障不发愁。根据驻训期间气候情况,驻训队积极安排在哈巴雪山大本营营地住宿,免去了高寒阴雨天气带来的睡不好的烦恼。五是防寒保暖有落实。每次上雪山前都严格对登山及高山救援所需的个人装备、团队装备进行了全面清点,迪庆支队对防寒防雨保暖衣物作了调配保障,为向着高海拔冰川训练做了充足准备。
“四个首次”实现专业化建设“四个突破”
(一)首次开展整建制的高海拔野外驻训活动,实现从“适应性训练”到“实战化锤炼”的突破。此次驻训主要为昆明支队国家山岳救援昆明大队、迪庆支队高海拔救援专业队和丽江支队山岳救援专业队的共计50名指战员参加,是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历年来山岳救援野外驻训人数最多、规模最大,转战3个高海拔山岳救援实训基地的一次驻训,实现了从石卡雪山“适应性训练”到哈巴雪山在垂直立体气候条件下连续性攀登救援训练演练和丽江玉龙雪山综合性救援训练的“实战化锤炼”,把高难险科目作为提升驻训质量的突破口,挖掘了驻训指战员最大潜能,检验了整建制队伍遂行任务的能力。
(二)首次超越5000米雪山攀登及冰川救援训练演练,实现从新救援装备“亮剑”到新战法“淬火”的突破。全省山岳救援骨干高海拔驻训队从海拨2600米开始,海拔每升高一个台阶,循序渐进实施相应的训练,新的战斗力也在悄然跃升。在理论方面,驻训队学习了解高山病的形成、症状、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等;在器材装备方面,驻训队重点加强高山救援知识、冰雪救援器材装备掌握和使用等学习;在力量编程方面,驻训队优化救援小组选配、明确冰雪行进程序、救援技术运用等;在5100米冰川环境下,驻训队掌握了冰川锚点制作、冰面行走、滑坠制动等科目训练和冰坡救援、冰裂缝救援等极难科目的实战救援能力。
(三)首次开展省级山岳救援专业队测评和绳索(山地)救援技术中级资质考评认证,实现山岳救援体系化建设从“理论创新”到“实践运用”的突破。驻训期间完成对迪庆省级山岳救援队(高海拔救援专业队)、丽江省级山岳救援队2支专业队的测评和2支专业队共计20名队员的绳索(山地)救援技术中级资质考评认证,这是继今年4月份完成对全省新入职消防员开展一级绳索(山地)救援技术等级能力培训考评认证(入职消防员认证)后,开启的对全省省级专业队和山岳救援技术骨干初中级资质培训认证的延续,目的为初步实现专业队员持证上岗的目标,为探索专业化体系建设从“三书一平台”理论创新向“实战运用”转变的有力实践。
(左右滑动进行翻看)
(四)首次完成全省六个山岳救援实训基地的分级考察,实现了山岳救援实训基地从“单一性”到“多样性”布局的突破。云南总队准确把握山岳救援建设发展定位,充分发挥省内突出的区位优势和地理条件,率先在全国探索“基地化+野外实训”训练模式,建成以国家山岳救援昆明大队为综合培训研发鉴定中心,以昆明牯牛山、昭通大山包、大理苍山、丽江玉龙雪山、怒江世界大峡谷地质公园、迪庆哈巴雪山等6个山岳救援实训基的“一中心六基地”的训练基地格局,可满足全省消防救援人员“全地形、全要素、全灾种”的山岳救援野外驻训实战练兵,为全省乃至全国大型救援赛事、培训驻训、交流研讨活动等提供多样性专业场地。此次高海拔驻训驻训队还完成了对石卡雪山、 哈巴雪山、玉龙雪山3个实训基地规范、专业、系统分级训练考察等内容。
▌来源:国家山岳救援昆明大队
▌文字:杨瀚
▌编辑:李子涵
▌责任编辑:赵珺珺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
上一篇上一篇:老旧小区怎么改造?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这样答复→
下一篇下一篇:丽阳星城二期爆破拆除追踪:受损房屋理赔正在有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