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时间:2021-08-26 15:56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来源:玉溪先锋

 

  根据《玉溪市关于加强大中小学校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江川区聚焦新形势下党团队建设的新特点,从政治引领、组织体系建设和作用发挥等方面入手,有力推动党建工作与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同频共振、多向共促。

组织体系一体化搭建

夯实筑牢红色“根基”

  把团建、队建工作纳入学校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大胆探索新时期学校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的新路子,构建起区委、行业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三级联动的组织框架。区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区委教育体育工委书记联合到中小学校开展调研指导,与学校党组织负责人、校长等共商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的措施办法,推动形成党领导团队、团队紧跟党的良好局面。

  推行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团、队制度,创新选派新入职非党教师担任共青团干事、少先队辅导员,探索中学团委兼任少先队辅导员制度,根据表现情况,适时推优入团、入党。

  各中学严格按照初中不超过30%、高中不超60%的标准控制团学比例,严格发展标准和入团程序,选优配强团干部,并通过规范入团仪式、打造业余团校等方式,全面活跃共青团工作。

培养链条一体化塑造

延伸拓展红色“触角”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运用一体化培养理念,建立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党团队一体化阶梯式培养新模式。

  推动建立学校少工委,由校长担任少工委主任,确保党团队工作同步谋划、同步推进。

  递进开展分批入队、分段教育、分级激励、推优入团、推优入党。在小学,突出“童蒙养正”主题,做好少先队活动课程设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体验性政治启蒙教育。

  以青年团员为重点,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促进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

  在高中,强化推优入党,以初中团员推优名单为基础,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不断充实党的新生力量,为党注入新鲜血液。

  通过中学团委、优秀教师兼任少先队辅导员、探索建立校园党群服务中心、“同讲一堂思政课”等形式,推进党团队组织建设一体化、阵地建设一体化、活动开展一体化。

服务品牌一体化打造

深培厚植红色“种子”

  坚持将党团队一体化建设面向学生开放、面向家长开放、面向社会开放,在区属重点中小学中全面推进“一校一品”建设。

  打造了大街小学“同心向党、童蒙养正”、伏家营小学“农耕文化”、大街中学“业余团校”、江川一中以铸民书院为核心的红色教育基地等品牌。

  各学校结合“育禾苗·感党恩”和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参照主题党日模式,规范入队、入团宣誓程序,增强队员、团员的荣誉感。通过开发“红色养正”课程、开展“我为创卫添光彩”等活动,引导党团队员感受红色文化,种下“红色种子”。

  同时,区委组织部、团区委、区妇联等利用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活动。

  浪广社区“团团的小课桌”、大街社区“国学社”、团区委“小手拉大手”活动已成为常态化开展的品牌。

体制机制一体化完善

延展优化考核“秤砣”

  深化“三融入三开放”,健全培养激励机制,推进一体化建设与教育教学互融共促。

  在党建融入教育教学日常管理、融入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学生德育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将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工作成效作为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的内容和依据,让负责党团队建设的教师工作“盼得结果”,联系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沉得下去”。

  在江川一中、大街中学等学校中探索优化团干部发展机制,专任团干部任职年限等同于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年限,通过多种形式的职称评聘方式打通职业发展路径,将团干部培训纳入师资培训、党校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

  大街小学将党团队建设全面融入教师综合目标考核,考核结果和工作成果作为评聘职务和工资分配的依据之一,并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完善党团队一体化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党团队建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江川区委组织部)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