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报记者基层行 |“谁把群众当亲人 群众就把谁当自己人”

时间:2021-08-26 14:49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原标题:

“谁把群众当亲人 群众就把谁当自己人”

——楚雄市用心用情促进民族团结一家亲

 

  “大爹,我们社区不久就要建幸福食堂啦!你能不能为我们提提意见?”近日,在楚雄市栗子园社区,一支特别的“红马甲”志愿服务队伍到钱朝忠家中走访,热情地与他聊天谈心,并向他征求社区建设的意见。

 

77岁的钱朝忠是一名回族,到栗子园社区居住已有10年。“社区这些志愿者经常上门服务,不仅帮我打扫卫生,还和我聊天拉家常。水电有问题了,只要向他们反映,都会立马上门帮我解决。”志愿队伍的服务让钱朝忠竖起大拇指。

栗子园社区是青山嘴水库建设移民搬迁实行城市楼房安置的纯移民社区,有居民1942户8000余人,是一个居住着汉、彝、回等11个民族的多民族聚居社区。近年来,社区将志愿服务工作融入民族团结工作中,打造了一支专门服务于少数民族的志愿队伍,从家庭矛盾到邻里纠纷,从水电维修到管道疏通,这支队伍都尽心竭力为居民解决,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栗子园社区副主任钱万武告诉记者,自少数民族志愿服务队伍成立以来,每年平均为群众办理事项2万余件,处理水电维修300余件。

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社区,生存发展是关键,栗子园社区在这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在栗子园社区手工合作社作坊内,记者看到20来位身着工作服的中老年人正在分拣野生菌。60岁的张会英告诉记者,近2个月来,她每天都到合作社拣菌子。早上从7点半开始工作,时间比较自由,中午还能回家做饭,时间宽裕就可以多干一会儿。“我们这么大年纪,身体没有问题就找点活干,这个工作对我们来说比较轻松,一天能挣6、70元,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孩子们在外面也放心。”张会英说。

 

栗子园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吕燕向记者介绍,为了解决社区50岁左右居民就业难的问题,近年来,栗子园社区成立了移民手工合作社,吸纳社区各民族的中老年人加入,带动了170余名50岁以上中老年人就业。今年3月份以来,社员收入达13万余元。

 

“老百姓的心最明眼最亮,谁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把谁当自己人。”这是吕燕对于栗子园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感受。栗子园社区自成立以来,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抓管理,优服务,强教育,促就业,2016年12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社区”。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搬迁时的3264元增加到如今的15000余元,居民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今后,我们会让少数民族志愿服务队伍更优质地服务社区居民,为他们提供更多帮助。同时,我们会千方百计保障社区各族居民就业,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居民心中生根、开花、结果。”吕燕说。(记者 陈涛 贺荟蓉 杨洋 王祺丹摄影报道)

编辑丨张千一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