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十佳案例九】呈贡区:推进楼栋长队伍全覆盖 打通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时间:2021-08-26 09:43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一、背景与起因
随着呈贡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治理难、矛盾化解难、活动开展难等问题逐步凸现,基层党建工作亟待加强,社会治理精细化亟待推进,群众自治意识亟待提升。今年以来,呈贡区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举措,抓住“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工作契机,把楼栋长队伍建设作为切入口,在全区推动产生楼栋长 1224 名,将楼栋长队伍自治服务与网格化管理有效融合,打通了社区治理“神经末梢”,有力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和社区治理精细化。
二、做法与经过
(一)强化领导,落实制度保障。区级成立专项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昆明市呈贡区关于加强社区楼栋长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将开展楼栋长建设工作作为推进社会创新治理的重要抓手,构建有领导、有指挥、有行动、有落实的楼栋长工作责任体系。同时 , 对楼栋长日常管理、激励提升、指导培训等作出明确规定,为启动楼栋长队伍建设各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创新思路,加大社会动员。为有效提升楼栋长建设工作的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呈贡区各街道、社区创新思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开展楼栋长建设宣传工作。一方面,有效利用居民微信群、公众号、短信平台等开展线上宣传;另一方面,通过悬挂宣传布标、海报,发放宣传册、宣传单等方式开展线下宣传。引导居民群众认识到楼栋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建言献策,有效支持配合,通过自荐或推荐,真正选拔出联系群众紧密、群众认可度高、服务意识强的楼栋长,共同健全基层治理网络。
(三)选优配强,夯实队伍建设。通过公开选聘、组织或居民推荐、个人自荐等多种形式,呈贡区所辖 6 个街道 41 个社区已全部完成楼栋长选举工作,共选举楼栋长 1224 名,其中:党员楼栋长 754 名,占比 61.6%。
三、成效与反响
(一)服务成效显著提升。目前,呈贡区 1224 名楼栋长作为居民、居委会、物业单位等部门联系纽带,有效发挥信息收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安全巡查、环保监督、居民自治、便民服务、社情反馈等功能职责,在小区群众中织起一张细密的服务网,弥补了小区治理短板。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做好辖区治安维稳和政策宣传工作,充当好社区的“千里眼”、“顺风耳”和宣传员,楼栋长工作与社区工作深度融合,推进了居民难点和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实现服务居民零距离。
(二)服务氛围全面形成。呈贡区楼栋长通过“主动亮出楼长身份、主动了解居民所需、主动回应居民呼声”三个主动,建立“党员楼栋长工作联络群”“幸福邻里服务群”等载体,实现上情下达到底、下情上传到顶,及时掌握楼栋居民的心声,努力在第一时间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营造了楼栋长带头服务群众的良好氛围。同时,在提升服务居民质量的基础上,楼栋长在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方面,楼栋长以“楼栋”为单元,为居民群众宣传、普及创文工作以及防控疫情的相关知识,提升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楼栋长带头,扩大了服务队伍,提升了居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发挥了群众宣传的号召作用;另一方面,楼栋长利用广泛的群众基础,引导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倡导居民群众用实际行动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助力的同时,营造了居民群众主动服务社区的氛围。
(三)红色“栋”力充分释放。通过引导党员主动争当楼栋长,切实提升了党员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发挥社区党员、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志愿者队伍等作用,着力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责任主体、小区楼栋为管理单元、党员楼栋长为骨干力量的社区治理网络,发挥了社会治理中的红色“栋”力。
(四)民主自治有力推进。楼栋长作为连接社区和群众的重要纽带以及社区治理网格化的重要一环,在推进居民自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呈贡区各社区楼栋长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清风议事亭”、“居民议事长廊”、“居民议事会”等形式,促进社区群众自治与网格服务管理有效衔接,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居民自治水平。
四、经验与启示
加强社区居民归属感、认同感是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社会治理的细胞单元应在楼栋,充分发挥居民民主协商议事的作用,选齐配强楼栋长,充分发挥楼栋长在居民中的影响力、号召力,才能完成社会治理在居民中间政策传达、社会动员、民主协商等方面的衔接。
(一)突出党建的核心引领作用。作为社区自组织的中坚力量,收集居民意见、引导本楼栋的居民进行协商议事、强化社区居民“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识,这些都需要党组织的引导和规范。结合党员“双报到双报告”的机制,在社区中一定比例选取党员居民作为楼栋长,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志愿者队伍等作用,就是一种较好的尝试。
(二)筑牢广泛的群众基础。楼栋长的推选,必须是与群众联系紧密、服务意识强、在群众中认可度高的一位社区居民,这也保证了楼栋长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以实际行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社会治理建言献策并投身社区服务。
(三)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呈贡区虽然已探索建立楼栋长制度,但这一制度还在不断完善中,基层社会治理骨干队伍还未完全形成。对于楼栋长的评先推优机制、待遇保障机制、退出机制等还不够完善,在推行过程中也有很多新的挑战,这也提示社会治理要联动各有关部门,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
五、专家点评
点评一: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在发动社会力量这一关键点上发力。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楼栋长则是社区居民的“贴心人”,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感知人情冷暖的“温度计”。可以说找到楼栋长,也就找到了社区治理的关键发力点,因为一个楼栋长连接着几十户家庭、上百位居民。通过这个关键点,把治理的触角延伸到了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和最末梢,这样的连接,有温度,更有能量;通过这样的载体,搭载了信息收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安全巡查、环保监督、居民自治、便民服务、社情反馈等多项功能;通过这个支点,撬动的是更加广泛和有效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
点评二:
城市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社区,而社区治理的落脚点在小区,小区的根基在楼栋。通过发挥楼栋长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强化居民民主协商议事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社区居民归属感、认同感。首先,本案例紧紧抓住了楼栋这个基层社会治理的着力点,将小区里的楼栋作为基层社会治理主抓手,形成有效的信息流、政策流,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其次,紧紧抓住了熟人社会的治理特点,毕竟楼栋长与小区居民生活在一起,利益融合,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声誉高,在政策传达、社会动员、民主协商等有较大的优势;最后,紧紧抓住了党员同志的核心作用,按照一定比例选取党员居民作为楼栋长,充分发挥了社区党员的先锋作用。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
上一篇上一篇:宁洱县市场监管局:全覆盖巡查 织牢市场监管疫情防控网
下一篇下一篇:【第380期】“率先小康”梦已圆 昆滇大地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