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通海县河西社区“家庭道德评议会”树文明新风

时间:2021-08-25 17:19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河西社区的‘家庭道德评议会’坚持开了30余年,形成了‘好’有人‘扬’、‘差’有人‘评’、先进带动后进、大家讲文明的良好局面。”近日,通海县河西镇河西社区老年协会副主任王红琼向记者介绍起该村“家庭道德评议会”时赞不绝口。

 

  1988年,河西社区(原河西村)最初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在老年协会组织成立了赡养协调小组;1989年,赡养协调小组改为“家庭道德评议会”,以年度评议的形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2020年全社区评选出敬老光荣户536户,“好儿子”13人,“好儿媳”12人,“好女儿”2人,“银发楷模”20人,“金婚夫妻”12对……通过30余年的发展,“家庭道德评议会”不断改进完善,成了全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亮点。

 

  王红琼介绍,该村“家庭道德评议会”内容包括舆论宣传、婆媳座谈会、道德评议、表彰激励等方面,成员由村民评选出的德高望重、明礼懂法、主持公道、办事热心、群众信任的84名代表组成,分为4个大组、9个小组开展工作。在社区文化活动室设置“光荣榜”,将评选出来的各类典型上榜展示,作为开展家庭道德评议和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舆论阵地,引导村民传承优良家风、建设和睦家庭,动员村民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

 

    每年三四月举办婆媳座谈会,举行“如何当好婆婆”“如何当好媳妇”等专题讲座,邀请社区里公认的好婆媳作经验交流。社区向当年度被评为好婆媳的村民献上三份见面礼——《怎样当好婆婆》《为媳之道》两本书和一面镜子,寓意学习明礼、互相关爱、圆圆满满。评议组定期对各户家庭赡养老人等情况分好、中、差三个层次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评选好的,评议差的”,对存在环境卫生差、宴席大操大办、不赡养老人、存在矛盾冲突等情况的家庭,评议组及时登门调查,协调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大组召开“家庭道德评议会”,采取面对面、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对不恰当的观念和做法,评议员当面给予批评教育,并由当事人双方和评议员达成三方协议,签字认可,事后评议员还要跟踪了解、走访监督。每年的评议结果经社区居委会复核后写出喜报,并由社区乐队敲锣打鼓将喜报送到每家每户。每年“重阳节”召开幸福家庭经验交流会和表彰会,向在“家庭道德评议会”上被评为“好”的村民及在社区文化活动室专栏受表彰的村民发放奖品。

 

 

  “家庭道德评议会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社区赡养纠纷,杜绝了不尊老、不敬老现象。”去年嫁到河西社区的胡美琪说道。

 

  “家庭道德评议会”坚持开了30余年,文明新风已吹入河西社区寻常百姓家。

 

(玉溪日报记者  李瑞铭)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