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扎实做到规定动作显本色、自选动作有特色,以“学思践悟”促“知行合一”,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走深走实。理论武装“再压强”:在自上而下的学习热潮中筑牢信仰根基

抓住“党组+支部+全员”三方面落实重点,采取“领学+带学+跟学”三个方式组织,引领全体干部职工在掌握体系、改造学风、维护核心、引领发展上下功夫。从“点”入手,领导干部示范带动。党组理论中心组开展集中研讨4次。局党组书记、党组成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并为所联系党支部讲党课,切实做到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

抓点促“线”,支部促学多方联动。各党支部将4本学习指定书目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及对人社工作重要论述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必学内容,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唱响红色歌谣、诵读红色诗歌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营造了学史懂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兴业的浓厚氛围。共组织开展12次交流学习和专题宣讲,学习心得体会交流60余人次,撰写心得体会100余篇。

以线带“面”,全面发力务实推动。制定“两新”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推动所联系的“两新”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同步开展。同时,在局“微党建”微信公众号设置“学党史˙人社大讲堂”“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栏目,每日更新党史知识,及时发布全局学习动态,展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和生动案例。职责使命“再压实”:在追本溯源的精神洗礼中坚定初心使命结合实际突出人社特色,精心设计载体,让党史学习教育多头辐射、多措并举,取得显著成效。“请进来学”与“走出去看”有机结合。举办保山人社大讲堂,邀请市委宣讲团成员及当地著名专家学者为全体人社干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3次。同时,用好当地“红色教材”,积极打造“行走的党史课堂”,在杨善洲干部学院举办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到金鸡“四·一五”武装起义纪念馆、隆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学习体验活动,凝聚起勇担使命不退缩、接续奋斗不停步的精神力量。

“正向引导”与“反向警示”有机结合。深刻感悟杨善洲、张桂梅等先进典型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开展“传承良好家风˙共享幸福人生”专题辅导,引导全局党员干部以好家风立志,在坚守初心中滋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同时,结合正在开展的社会保险待遇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在全系统内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警示全市各级人社部门以案为鉴促整改,防微杜渐筑防线。


“问诊把脉”与“强筋健骨”有机结合。以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五巡回指导组对保山市开展巡回指导反馈为契机,强化系统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回头看”。抓实专题组织生活会,6个党支部委员会根据查摆出来的问题以及相互批评的意见建议,列出整改清单,党员作出整改承诺。群众路线“再对标”:在掷地有声的为民情怀中彰显公仆本色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和省委、省政府保山现场办公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体现在“办实事”“开新局”上,着力彰显人社部门价值追求。开展联系群众“大走访”。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人社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单位立足职能广泛开展调研走访和民情恳谈。局党组将稳就业保就业、社会保障、人才发展、事业单位综合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优化营商环境6项工作列为班子“民生实事计划”,并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主要领导制定“为民办事清单”3项,班子成员制定21项,党员干部制定221项。


推动服务质量“大提升”。以便民利民为第一出发点,拓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广度深度。扎实开展“局长走流程”,局党组成员定期深入窗口一线,体验办事流程和服务质量,解决堵点痛点。在群众关注较高的各业务经办环节,着力优化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便利服务,积极协调民政、公检法、医保等部门建立高效、实用、灵活、安全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实现办事流程高效“瘦身”。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持续推进实现“好差评”系统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全覆盖。同时,针对高校毕业生关注度较高的报到登记、档案服务工作,全面推行网上服务,实现了市场与高校毕业生“办事不见面、服务不断线”。



落实为民办事“大行动”。以“党建聚合阳光人社 先锋服务社会民生”为主线,促进党建与业务同促共进。就业工作有特色。首次探索开展“基层党组织+人力资源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劳务经纪人”的市场化“红色劳务”扩大就业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红色劳务”外出务工人员月平均工资收入均达到5000元以上。针对疫情防控需要,通过“互联网+”举办“百日行动”大型专场招聘会和“百日千万网络”高校毕业生服务直播带岗活动。提供岗位10084个,帮助10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社保工作有亮点。打造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掌上办”。2021年上半年,全市共通过社保网厅开户1521户,网上申报城镇职工养老、工伤保险增员24466人,减员22018人。通过人社部信息平台办理转移525人,转移资金1083.04万元,利用手机APP完成5.1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确认,基本实现“网络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进改革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确保9月30日前完成被征地农民身份认定和按原制度参保人员衔接并入工作,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问题。扎实开展工伤保险进社区进企业宣传,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到20.04万人。人才工作有特色。围绕保山建设“两区一地”发展目标,深入实施“人才优先”战略,筹建保山市“云南省园区人才服务工作站”。形成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建立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定向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制度,进一步规范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拓展职称评价人员范围,放宽基层评聘条件。举办闵行-保山劳务协作咖啡技师培训交流赛及研学活动,全链条重塑保山咖啡产业。和谐劳动关系有成效。紧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动态清零”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解决两个重要关键点,开展“法治人社 志愿青春”青年仲裁志愿者联系企业活动,建立帮扶救助平台,开展根治农民工欠薪专项行动,接收处理了欠薪线索300多条,向社会公布了1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向公安机关移送了2起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案件,将2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责任人列入“黑名单”管理;指导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依法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80多件。志愿服务有温度。围绕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社会治理、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东河治理等重点工作,扎实开展人社政策法规“五进”宣传及志愿服务,2021年以来投入网格社区资金5.5万元开展创文工作,协调资金15万余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全体干部职工深入龙陵象达坡头田村、朝阳社区对挂联户进行走访。驻村工作队认真开展地震演练、矛盾纠纷调解、稳定耕地变化图斑实地摸排核查等工作。截至目前,局机关党委共组织开展14次志愿服务活动,在职108名党员主动到常住社区开展报到服务工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