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深入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

时间:2021-08-25 15:25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今年以来,曲靖市马龙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和把握云南民族工作新的时代特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推进全区示范区建设呈现新气象,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高位推动 夯实民族团结创建基础

自创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启动以来,马龙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求,高位推动创建工作落实,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年度各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务求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于5月11日,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下发创建实施方案,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总揽创建工作,组建保障、工作运行专班,建立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顶格协调,形成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统一示范带头、各级各部门共同协同推进、狠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示范区创建工作高质高效推进。同时马龙区还于5月14日组织开展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动员大会和创建工作业务培训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委关于创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示范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讲清目标任务、广泛宣传发动,呼吁、调动全民族共同参与,携手共建,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共筑中国梦。

 

同时,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创建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困难。并从人、财、物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对示范区创建工作给予支持,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截至目前,全区已经完成创建任务的70%,38个村组完成示范创建。

 

活动多样 民族团结创建氛围浓

      

自创建工作以来,马龙区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与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党的理论创新宣讲有机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学习教育、宣传宣讲群众性交流活动。通过“结对子”“心连心”“一家亲”等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民族联谊活动,展现各族儿女的幸福生活和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提升了辖区各族群众对民族知识和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同时,还让各族群众在活动中共建共享优秀文化资源,在交流中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增进各民族间的情感交流,凝聚社会价值共识。

 

近年来,马龙区在强化顶层设计、制度保障的同时,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重大纪念日,广泛深入开展以文艺会演、文化讲堂、知识竞赛、征文演讲、书画摄影、诗歌朗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展现各民族同胞对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凝聚全区各族人民的磅礴力量,立体化将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此外,马龙区还在全区范围内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紧扣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主题,以永发居民小组、月望乡轿子山、半个山、咨卡村、黑石头黄泥塘村等苗族、回族、彝族集聚居住地为主要阵地,组织区委理论宣讲组定期或不定期的流动入村宣讲、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振兴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让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各民族的每个寻常百姓家。

 

 

 

凝心聚力  共享民族团结创建成果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马龙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中,多措并举、形式多样的高位推进创建融合,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锻长板,着力在发展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筑牢民族团结事业的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层峦叠嶂、山林滴翠、花果飘香的月望乡轿子山村民小组是一个苗族集聚村,其民族传统文化保留较为完整,民族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近年来,马龙区在轿子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建设中,结合轿子山浓郁苗族文化,围绕生态、文化、产业做文章,夯实村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其荣获“全省民族团结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地处乌蒙山西南麓的马龙区,是古彝文的发祥地,属民族散杂居地区。全区共有少数民族村(居)委会5个,境内居住着彝、苗、回等少数民族18937人,少数民族占全区总人口的8.9%。近年来,马龙区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统揽,积极争取各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和资金,有效改善了民族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抓好民族地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民族特色小镇、民族特色村寨。

  

目前,全区投入2860万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资金,共建成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39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12个,创建民族特色村寨3个。 

 

 

 

来源:马龙M

作者:赵燕英 贺萃泰斯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