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医改在玉溪 | 澄江市龙街中心卫生院全力打造乡村一体中医药服务体系
时间:2021-08-25 14:55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秘书处、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进行关注。
作者
陈超
澄江市龙街中心卫生院
讯 澄江市龙街中心卫生院紧紧抓住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有力时机,将为民服务贯穿始终,以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增设中医科,建设中医馆,多措并举,全力打造乡村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乡村两级中医药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中医药适宜技术在乡村两级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逐步得到群众的认可。2021年上半年对9470人次老年人、3898人次儿童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辖区内诊疗人次较2020年同期增长9 %,业务收入增长超过20%。
一、加大力度,建好服务阵地,拓宽服务领域。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中医药服务阵地建设。自2016起,先后改造中医馆及卫生室,辖区内9家卫生室单独设置了中医药适宜技术诊室,卫生院购置超声波治疗仪、干扰电治疗仪、智能熏蒸等设施设备,为13家卫生室配备了针灸针、TDP神灯、中频治疗仪等适宜的中医诊疗设备。
二是实施“三部曲”拓宽服务领域,提高群众满意度。实行中药饮片和中医非药物疗法医保零起付线报销政策;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将西药和普通针刺、耳穴治疗、中药敷贴、治疗仪等结合;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更加注重中医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开展老年人慢性病及儿童常见病的中医药保健服务项目。
龙街中心卫生院从原有单一的中医门诊发展到如今具备独立的中医诊疗区、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区、现代物理治疗区、中药饮片区四个区域的中医馆;原来仅能使用几十种中药饮片增加到目前的两百余种饮片,在原有开展的单一中药汤剂治疗上拓展了推拿、针刺、艾灸、拔罐、熏洗、放血疗法、中药敷贴等十余种中医药服务项目。
二、引才育才,建强服务团队,提升诊疗能力。
一是注重人才引进。近3年来,招聘本科及以上中医药类别专业技术人才3人。卫生院积极争取上级医院对卫生院的帮扶,与上级医院签订中医类别医师规范化培训协议书。
二是重视人才培养。每年派送至少派送一名医师到二甲及以上的中医医院进修学习;常态化选派人员外出参加学术活动和专题培训;院内每季度定期组织中医师、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学习培训;医院15名乡村医生参加了2020年乡村医生德技双馨培训项目,培训围绕乡村医生中医能力提升,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学习中医药适宜技术,90天在本地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线上培训,到上海进行线下集训10天。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有力提升了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积极探索,打造示范点,稳步推进医防协同。
2019年以来,龙街中心卫生院结合辖区群众需求及地理优势,选取高西村卫生室和双树村卫生室作为基本医疗、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药健康管理试点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指导,强化督促考核,稳步推进中西医结合、医防协同。利用推拿、中药敷贴、针灸对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等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治疗。
高西卫生室利用公卫信息化手段采集体检信息并进行个性指导,把中医治未病关口前移。高西村卫生室中医门诊量从2019年的每月100多人次增长到如今的800多人次,双树村卫生室从每月30多人次增长到600多人次。在试点工作基础上,2020年龙街中心卫生院在辖区内其余11个卫生室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提升了群众获得感。辖区内13家卫生室的21名乡村医生通过系列培训掌握了中医药服务技能,中医类别的乡村医生有5人,卫生所配备了适宜的中医诊疗设备,100%的卫生室均能开展8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最多的可以开展13项。
总编/罗樱 责编/赵益龙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
上一篇上一篇:医改在大理 | 大附院四个专家工作站落户临沧市第二人民医院
下一篇下一篇:医改在文山 | 马关县:情系边疆群众 传承中医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