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云南 | 盈江斑果藤、火桐......云南物种新纪录,一直在刷新!

时间:2021-08-24 10:07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云南有现新物种啦!!!

近日

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

发现斑果藤属植物新种

盈江斑果藤

一起来看看这个新伙伴吧

 

 

 

斑果藤属是典型的亚洲热带特有属。盈江斑果藤的发现,使我国斑果藤属植物增加到四种和一个亚种。

 

 

 

 

20213月底,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部工作人员申健勇、马兴达与铜壁关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德宏进行极小种群植物资源调查时,发现了该种斑果藤的两个居群。通过详细的形态特征观察对比,发现该物种与菲律宾斑果藤存在较明显的差别,查阅文献和相近种模式标本对比,最终确认该物种为一新种。因该物种在德宏盈江发现,被命名为盈江斑果藤。

 

 

 

 

近年来,铜壁关保护区管护局加强与各科研院所合作,深入开展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先后发现了铜壁关马兜铃、德宏葡萄瓮、长柱管金牛、盈江管金牛、盈江暗罗等众多植物新种、新记录种,德宏植物多样性数据库得到不断增加和更新,植物基因库的丰富多样性正在不断显现。

 

无论是新物种的发现

还是物种的新发现

都展示了

云南

这座宝库的魅力

这一期我们来看一看

火桐、雅致杓兰、疣果豆蔻

它们都是藏在大山深处的精灵

等待着“伯乐”的发现

先来一睹为快吧

 

 

火  桐

 

 

日前,腾冲市林业和草原局在腾冲市新华、团田、芒棒等乡镇,相继确认发现4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濒危物种火桐分布群落。

 

 

 

 

此次发现的火桐群落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米至1650米范围山间坡地灌木林地带,其中植株胸径15厘米以上的超过60株,最大植株胸径超过75厘米,株高约20米至30米。

 

 

 

 

据林草专家现场确认,此次发现的火桐为广西火桐,是梧桐科火桐属植物,濒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该植物树叶似三角枫,花蕊似炮仗花,每逢开花时节,树叶脱落,枝梢挂满红花,花蕊似炮仗花,花朵繁茂,花色鲜艳靓丽,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火焰,云蒸霞蔚,蔚然壮观,花期长达68月,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冲市境内确认发现的广西火桐,对于加强广西火桐保护、繁育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组织林草科技人员对腾冲境内广西火桐目前的分布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希望可以发现更多的野生植株。冲市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对现存的4个广西梧桐群落进行重点保护,并积极展开人工繁殖和培育,扩大资源种群。

 

 

 

 

广西火桐是我国3种火桐属植物中分布最偏北的一种,仅仅分布于我国广西靖西市海拔910米的山谷缓坡灌丛中,数量非常稀少,仅存野生植株3株,已濒临野外绝灭。

 

 

 

雅致杓(sháo)

 

 

近日,在香格里拉市哈巴雪山首次发现了雅致杓兰的新居群。这是25年后云南再次记录到该物种的相关信息,而最近的一次记录是1996年采自丽江玉龙雪山的一份标本。

 

 

 

图1. 雅致杓兰C. elegans生境及植株

 

雅致杓兰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收录物种,其受威胁等级为濒危(EN)。该物种模式标本于1879年采集自我国西藏,国内仅分布于西藏和云南。目前,该物种在哈巴雪山保护区境内的分布极为稀少,仅有80余株。由于地处高山牧场,随时可能会受到放牧、人为活动的干扰。

 

为此,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兰花保育团队将与迪庆州哈巴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合作开展雅致杓兰的综合保护研究,同时进行人工繁育,种群重建、野外回归,扩大其种群数量,以拯救和保护这一珍稀濒危兰花。

 

香格里拉是我国杓兰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已记载的杓兰属植物14种,而哈巴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典型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分布有西藏杓兰、黄花杓兰、丽江杓兰、斑叶杓兰、玉龙杓兰、无苞杓兰、雅致杓兰、离萼杓兰等8种。

 

 

 

A.西藏杓兰Cypripedium tibeticum; B.黄花杓兰C. flavum

C.丽江杓兰C. lichiangense;D.斑叶杓兰C. margaritaceum

E.玉龙杓兰C. forrestiiF.无苞杓兰C. bardolphianum

G. 雅致杓兰C. elegansH.离萼杓兰C. plectrochilum

 


疣果豆蔻

 

 

近日,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在麻栗坡境内海拔500米的沟谷雨林中发现一种橘红色的穗状花序植物,植株高2~3米。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东南亚中心核心课题组(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组长谭运洪高级工程师鉴定,确认是疣果豆蔻这是首次在文山州发现这一物种,属于文山新记录。

 

 

 

 

疣果豆蔻是姜科,豆蔻属植物,也叫牛牯缩砂、土砂仁或春砂仁,以蒴果入药,功同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果入药,能开胃消食、行气和中、止痛安胎。民间有作砂仁用。夏初时,橘红色的花序破土而出,中间开出杏黄色的花朵,它的雄蕊似蝶状,甚为奇特。可作为园林观赏或盆栽室内观赏。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可采用分株或播种繁殖。种子繁殖,可即采即播,也可沙藏至第二年春季气温转暖时播种。采用分株繁殖时,宜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操作时,切取带1~2条嫩根状茎的壮苗进行定植即可。

 

据了解,疣果豆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这次发现的5株疣果豆蔻,麻栗坡县林业和草原局已经对其进行了近地保护

 

除此之外

铠兰、伯乐树、麂子、......

无论是植物

还是动物

云南的物种记录

一直再刷新

 

来源:人民网、迪庆日报传媒、新华社、云南网

编辑:杨秋菊(实习)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