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最美银发志愿团队丨小小工作室 满满正能量 ——元江县张有华老党员工作室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时间:2021-08-22 16:21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张有华老党员工作室于2018年经县委组织部和县委老干部局批准命名和挂牌,作为《元江县鼓励回乡居住退休干部服务发展办法(试行)》首批试点。工作室和之前成立的“张有华正能量工作室”“曼来镇百姓宣教队”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人马,形成了以老党员工作室为引领的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志愿服务队伍,共有45名成员,其中工作室5名、宣教队40名。工作室通过多措并举、多种形式、多方活动,为基层社会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社区、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
助推殡葬改革。2015年1月1日起,元江县执行“人口死亡后要全部火化并进入公墓安葬”的殡改政策。“长期以来,曼来社区是一个傣族、彝族、哈尼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一直都是土葬,要让社区居民改变固有观念,从土葬改为火葬,那真是改革的‘硬骨头’啊!”刚从县民政局退休回乡的张有华想为宣传殡葬改革做一点事。在曼来社区推行殡葬改革,很多群众反对,尤其是在傣族村寨,大家说:“我们几百年都是这个样子,现在死了还要烧成灰进公墓,坚决不干。”村组干部召集群众开会也经常无人参加。张有华亲自帮助13个村民小组成立老年协会,组织老年人谈心聊天,经常上门看望,并自费购买电脑,认真学习殡葬改革政策,编写《殡葬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宣讲稿,用农村俚语、民族语言讲解殡葬改革新规,引导大家树立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的亲情观。在各级干部和老张的共同努力下,原来让县乡干部担忧的事情没有发生,曼来镇殡葬改革顺利推进,没有发生一起矛盾纠纷,而且形成了厚养薄葬的良好新风。老党员工作室成立后,老同志们每到一个社区和村寨宣讲、演出,不仅持续向农村少数民族宣传殡葬改革政策,而且还经常了解和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宣讲党的政策。工作室+宣教队,在充分整合“曼来镇百姓宣教队”资源的基础上,工作室的宣讲活动从“独角戏”变成了“民族歌舞+花灯说唱+政策宣讲”模式,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受群众欢迎了。别看现有队伍发展壮大,受到各级组织的关心照顾,开始成立时还是挺艰难的,负责人张有华表示:“由于队员们都是当地居民,白天要干农活,只能利用晚上时间在家里排练节目,刚开始还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觉得农民白天劳动够累了,晚上还要排练节目,太折腾了,又没有工资,还不如在家好好休息。我老伴起初也还是很烦我的,她不喜欢吵闹的声音,但是时间久了,家人亲人看到我们的节目在村里很受欢迎,渐渐的她们也成了工作室的粉丝。”
工作室坚持宣讲工作“三贴近”原则,创作了以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政策法规为主要内容的说唱节目共撰写谱写《赞十九大》《学党章党规 做合格党员》《夸中央一号文件》《宪法是根本大法》《脱贫攻坚是民心工程》《歌唱新时代》等花灯说唱曲目39首,编排舞蹈15支;坚持把党委政府各个阶段的工作重心和重点工作融入宣传内容,编写了《脱贫不忘感党恩》《扫黑除恶得民心》《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等宣讲稿,深入村寨宣讲演出,助力党委政府工作落实。同时结合元江县多民族的实际,在宣讲中主动用彝话、哈尼语与基层干部群众谈心交流,先后开展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的各类宣讲124场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讲24场,森林防火宣讲22场,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条例宣讲20场,走进校园宣讲中小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场,文艺、说唱演出80场次,受教育群众4.5万余人,全镇上下成功营造了齐心协力谋发展、团结一致建和谐的良好氛围。2020年,随着全县上下掀起学习习近平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民法典高潮,最近两个月,张有华奔波在各村寨开展学习习近平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宣讲8次,民法典宣讲10次。每场宣讲演出结束后,无论多晚,工作室都坚持做好小结,编写信息,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借鉴,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提供党日套餐。在宣讲活动中,工作室老同志发现很多农村老党员渴望学习新知识,为此,工作室做了两件事:一是针对农村党员白天忙于农活的实际开办“夜校”讲党课,二是提供党日套餐服务,破解农村党员年龄普遍偏大、集中学习少等问题。工作室负责人张有华组织成员编制了主题党日活动“套餐”,深入5个村民小组党支部带领党员诵读党章、重温入党誓词、利用元江革命故事讲“红色故事微党课”,并在主题党日活动中协调联系医生开展义诊,邀请科技工作者培训果树栽培技术,受到了广大党员特别是老党员的欢迎。峨嘎村75岁老党员杨世良说:“老张,我们村党员年龄都大了,最小的支书也有50多岁,支部活动很不正常,请你来我们村当书记吧。”县直单位离退休党支部、在职人员党支部和其他乡镇的农村党支部也纷纷慕名邀请工作室的老同志“配送”主题党日“套餐”、讲授“微党课”。
注重打造党课品牌,工作室向农村党员推进出了“芒果树下微党课”品牌,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讲“山头建水库、山腰种果树、治水办电”的元江之路,讲移民新村通过种果树将荒山变成花果山的幸福生活。这些生动、接地气的讲述让农村党员在移动式、体验式的“情景党课”中享受到新发展理念带来的生动实践成果,受到了广大农村党员特别是老党员的喜爱。村民唐天平说:“这样的宣讲接地气,过去搞不懂的理论,现在一听就懂了,原来我们的山也就是金山银山。”同时,针对社区、农村高龄行动不便的党员,工作室把“政治生日”送到家中送到床头,解决老党员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有的老党员流着泪过完政治生日。目前,工作室“夜校”为农村党员上党课35堂,共有16批480余名党员通过“点餐”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工作室老同志把各级党委、政府的发展实际融入宣传内容,就事论理、以事说理,帮助群众解开思想上的扣子,使党的理论真正接了地气。
助战疫情防控。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工作室一群老党员初心不改、挺身而出,积极发挥余热,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颗闪耀的“红星”。工作室负责人张有华主动请缨,第一时间站出来,用他坚定的信心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把党旗插在了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自战“疫”打响以来,张有华每天骑着摩托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挨家挨户发放《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元江县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0条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科普小知识》等宣传资料。通过与乡亲们“拉家常、交心声”的方式“一对一”宣传防控知识,在一米安全距离范围“面对面”用本地彝话,引导乡亲们使用科学的洗手方式,不串门、不聚集,出门戴口罩,做到“无事不外出,外出必防护”。
为了让疫情防控信息“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张有华利用乡村广播以彝族语进行宣传,还自己写歌编曲《疫情防控 人人有责》,通过花灯说唱方式让疫情防控知识更加深入人心。及时把市委老干部局《关于做好全市离退休干部疫情防控的通知》,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传达给身边的每个老同志,并鼓励老同志道:虽无法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但在疫情面前,我们应老当益壮,充分发挥老同志独特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带动周边的老年人、亲友,传递“宅家”也是对社会贡献的防控工作思路,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
接地气,有担当……在疫情阻击战面前,工作室老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正能量。
编辑丨何媛
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
上一篇上一篇:2021年玉溪市民政局公开招聘编外办公辅助人员拟聘用公示
下一篇下一篇:总书记的云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