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丽江市北部交通旅游集散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
时间:2021-08-22 10:28 来源: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丽江市北部交通旅游集散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
为贯彻城旅融合思路,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配套,提升城市综合旅游服务水平,缓解丽江中心城区交通压力,满足丽江市北部城景过渡区的保护与发展,开展了《丽江市北部交通旅游集散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规划主要内容如下:
一、规划范围
规划区东临丽江听花谷,南临规划古宁高速,西接城市轨道1号线起点,北至轨道交通站场边界,规划面积45.76公顷。
二、规划依据
(一)国家、云南省及丽江市有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政策文件等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9.4.23修正);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住建部第146号令,2006.4.1)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建部第7号令,2011.1.1);
《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住建部,建规[2012]22号);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住建部,建规[2002]218号);
《城市停车规划规范》( GB/T51149-2016 )(住建部,第1180号);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云南省人大常委,2012.9.28);
《云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导则与审查要点》;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市更新的指导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2020.11.26);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城市更新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的函》(云建更〔2021〕85号);
《丽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丽江市人民政府,2013.7);
《丽江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丽江市人民政府,丽政规〔2019〕6号)。
(二)相关规划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丽江市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7-2030年)》;
《丽江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管制专项规划》;
《丽江市中心城区给排水专项规划》;
《丽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改)》;
《丽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丽江城市综合轨道交通项目一期工程(1号线)规划设计方案》;
《丽江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1号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
《丽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初步方案);
《玉龙县白沙镇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 年)》
《丽江市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概念规划——白沙—束河—西山片区专题研究》
三、规划主要内容
(一)用地布局:根据片区功能定位和发展规模预测,统筹安排各类用地,详见用地平衡表。
规划区用地平衡表
地类代码 |
地类名称 |
面积(公顷) |
比例(%) |
1206 |
城市轨道交通用地 |
1.96 |
4.26 |
1207 |
城镇道路用地 |
6.53 |
14.15 |
120802 |
公共交通场站用地 |
24.63 |
53.39 |
120803 |
社会停车场用地 |
7.36 |
15.95 |
1401 |
公园绿地 |
0.82 |
1.78 |
1402 |
防护绿地 |
4.83 |
10.47 |
总计 |
46.13 |
100.00 |
西侧为城市轨道交通用地(1206)。紧邻轨道交通1号线起点,布局公共交通场站用地(120802),以游客集散、咨询服务、购物、餐饮、休憩及文化展示等功能为主,可设置广场、游客集散中心、文化展示中心、商业及餐饮等设施。
北侧为公共交通场站用地(120802),以轨道车辆停泊、维修、管理等功能为主。建设装卸场、检修综合楼、物资总库、联合车库、综合维修车间及汽车库、食堂、管理用房等。
中部及东部布局社会停车场用地(120803),中部社会停车场用地可配置综合性服务设施和管理用房,为游客中心提供后勤保障。
考虑安全距离、景观及绿化隔离要求,规划沿玉甘路及古宁高速一侧预留防护隔离带,沿内部道路设置公园绿地。
结合用地设置垃圾收集站、公共卫生间及洗手台等配套设施。
⑤主要控制指标
建筑高度:一般地块建筑高度(檐口)≤15米。若设置立体停车场,构筑物及建筑物高度(檐口)≤9米;考虑北部公共交通场站用地(120802)交通建筑功能要求,建筑高度(檐口)≤16.5米。
建筑密度:城市轨道交通用地(1206)建筑密度≤10%;公共交通场站用地(120802)和中部社会停车场用地(120803)建筑密度≤25%。
容积率:城市轨道交通用地(1206)容积率≤0.2;公共交通场站用地(120802)和中部社会停车场用地(120803)≤0.5。
绿地率:绿地率≥20%。鼓励植草铺地和铺地栽种乔木,提高绿化覆盖率。
地下空间控制:本规划地块原则不使用地下空间,如有涉及地下空间设施,按《丽江市中心城市地下空间管控专项规划(2017-2030)》要求进行专项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
停车位: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鼓励设置立体式停车场,优化功能配套,增设绿化、广场等公共空间。根据相关指标,预估标准停车位约3200个。大巴车停车位按2.5倍标准车位进行折算。
⑥建筑建造控制
建筑间距:建筑大面朝向相邻地界的,建筑要退边界1/2高度的距离;建筑山墙朝向相邻地界的,建筑退边界不得小于3米。
建筑退让:建筑退让古宁高速道路红线距离不得低于30米,退让玉甘路道路红线距离不得低于50米,退让内部道路红线距离5-10米。
⑦绿线控制。
古宁高速两侧防护绿带控制宽度各30米,玉甘路两侧防护绿带各25米控制。内部道路可按3米控制。防护绿地在旅游高峰时段可作为临时停车及线型工程、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⑧城市设计引导与风貌管控
整体尊重丽江的特质特色,规划布局及建筑形态契合地域文脉特质,在体量组合、空间模式和建筑单体层面探索现代建筑与地方特质的有机融合。合理布局建筑组群关系,构筑多层次的天际线形态。控制建筑高度,研究建筑与玉龙雪山的关系,形成错落有致和富有韵律的天际线。
建筑风貌:整体传承丽江纳西传统建筑风貌,延续丽江古城、白沙古镇特色,体现纳民族文化的精髓。
建筑形式:采用传统合院、坡顶形式,突出交通集散区的空间形象和文化特征。
建筑色彩:整体以“灰色、白色、棕色、赭石、米黄”等具有地方民居、文化特质的浅色系作为建筑基调色,建筑材料以木材、石材等本地建材为特色。
⑨道路交通
结合交通评价,合理设置出入口,完善道路系统,合理组织交通流线。设置三个出入口。内部车行道分为主、次要道路,主要道路红线宽度20米,次要道路宽度11-14米。结合车行道两侧设置步行系统,人行道宽度不低于2米,重要出入口可预留3米。
⑩基础设施
按照规范及设计标准,已形成绿地系统、海绵城市设计、抗震、消防、人防、道路竖向、给排水、电力、通信、环卫等专项规划。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
上一篇上一篇:丽江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前公示(古城区顺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