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管好”政府钱袋子!《中国人大》关注云南人大预算绩效监督工作
时间:2021-08-19 11:25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近日,《中国人大》杂志(第13期)刊载了题为《:深化预算绩效监督出新招》的文章,报道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开通并推进使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等方式,做到既“管住”又“管好”政府的钱袋子,助力云南高质量发展。
全文如下
审查监督预算是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随着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污染防治、教育医疗等方面对财政资金的需求增长迅速。
立足新发展阶段,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职能所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做到既“管住”又“管好”政府的钱袋子,成为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开展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重点。
1
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哪里,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大监督工作的根本任务,更是预算审查监督的职责和使命。近年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定位,依法履行预算审查监督职责。
2020年,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资源税税目税率方案时提出,要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对环境破坏较大的品目坚持从高征收的原则,保护好云南的绿水青山。2017年以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已先后作出环境保护税适用税额、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资源税税目税率的决定,引导和鼓励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支持云南省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打好“三大攻坚战”的一项重要内容,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将政府债务管理情况作为监督工作重点。2018年以来,连续3年专题调研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督促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严格债务管理,将债务规模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2018年,率先出台了加强政府性债务监督的办法,细化了人大对政府债务“借、用、管、还”各个环节的监督重点和具体内容,人大对政府债务监督做到了“有章可循”。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将部门预算作为审查监督的着力点,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在部门预算安排和执行中得到具体体现。2021年,为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选择发改、扶贫、环保等部门预算进行全程跟踪监督,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全过程关注交通、扶贫和环保等专项资金的管理措施是否规范、资金绩效是否明显、财政政策是否可持续。
部门预算是否落实中央“过紧日子”的要求,是多年来预算审查监督持续关注的一个重点。2021年对25个部门预算审查时,把委托业务费作为重点审查科目,深入了解部门是否存在“一边购买服务、一边养人办事”的情况。
2
人大代表关注什么,预算监督工作就指向哪里
“人大代表最关心什么、财政管理的难点是什么”,这是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制订工作计划时首要考虑的问题,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方方面面。
2019年12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组织座谈会,听取基层省人大代表对预算安排的意见建议,多个代表反映基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压力较大的情况。为进一步了解基层财政运行情况,防患于未然,2020年9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专项报告。在开展前期调研中,重点关注了基层财政困难和临聘人员的关系,省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人大调研指出的问题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研究落实。一年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踪审议意见的研究办理情况,2021年5月,又听取和审议了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形成了聚焦难点、持续监督、推动解决的工作方式。
审计查出问题改得怎么样?屡审屡犯为什么难以控制?常委会组成人员多次提出疑问。从2019年开始,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每年运用满意度测评这一监督形式,强化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跟踪监督,及时向社会公布测评结果。“整改压力更大了,部门各方面更重视了,整改效果也更好了。”参与测评的一位部门负责人表示。
为切实发挥代表在预算审查监督中的主体作用,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一直坚持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邀请代表参加预算审查监督工作 。近年来,代表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越来越高,2020年共有162人次参加审查监督。“代表提出的意见既结合实际、又有专业性,我们将在预算管理中认真研究采纳。”省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说。2021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把邀请代表参加监督工作作为硬性任务,并将长期坚持下去。
3
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让审查监督工作智能科学
“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花得效果怎么样”,是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需要弄清的基本问题。在2021年预算初审时,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从逻辑关系着眼,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把财政政策是否合理作为审查重点,推动收入预算编得更加准确,更好保障重点支出。
2017年12月,云南省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正式上线运行;2019年,全面覆盖了州市县,成为预算联网监督的“云南样本”。按照“动态反映、智能分析、逻辑判断”的工作目标,构建了由260多项指标构成的预警指标体系,目前,国有资产数据已经联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正在构建。
为推动财政部门防范财政风险,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增加了债务还本付息的智能测算模块。未来每个地方每年要还多少本金、付多少利息,做到了一目了然;在审查预算时,就可以看出利息是否足额编入年初预算,了解本金怎么安排。
玉溪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负责同志介绍:“我们将预警指标分析的问题向财政及相关部门作了反馈,这已经成为预算监督工作的常态。”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要树立大数据、智能化思维,把预算联网监督这个有力工具建设好运用好,把日常监督从“台前跑”转为“幕后盯”,这也是解决目前各地反映监督力量薄弱的有效方式。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树芬说,改革创新是预算审查监督的重要推动力,不仅不能放松,还要抓紧。聘请专家顾问,与云南财经大学联合成立研究中心,委托中介机构对部门决算进行核查……云南省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改革创新的步伐从未放缓。
△2019年12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云南财经大学举行,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有了“智囊团”“专家库”。王凝 摄
4
紧盯资金花的效果,助力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督促政府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管好政府的钱袋子,是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如何更好推动这一要求在云南落地生根,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一直在积极探索、稳步前行。
近年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将绩效监督的理念贯穿于部门预算全过程监督,坚持做到“三问”:审查部门预算编制时,问“绩效目标是否符合实际、措施是否可行”;监督预算执行时,问“钱有没有花出去、是否体现了勤俭节约的原则”;审查部门决算时,问“绩效目标有没有实现”。
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工具,是各级人大开展预算绩效监督的难点。为破解这些难题,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重点课题研究,以理论研究推动工作实践;2020年,率先出台关于加强预算绩效监督的办法,从人大层面建立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监督的制度框架体系,推动省级部门重视绩效管理、加强跟踪问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新时代赋予新任务,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将肩负起做好新时代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职责与使命,紧紧抓牢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以实实在在的改革创新实效,全面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中国人大》 | 作者:孔令影 段发达 田宇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