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影像丨宋大明: “乌蒙回旋战”之红二、红六军团指挥部
时间:2021-08-18 13:55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人们盼望已久的彝良奎香红军长征“红二、红六军团乌蒙回旋战总指挥部”旧址已修缮恢复,成为我省党史学习教育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市打造“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936年2月27日,红军二、红六军团全部撤出黔大毕地区,开始著名的“乌蒙回旋战”,曾“三进三出”奎香。3 月 6 日, 红二军团抵达彝良奎香境内,到了寸田。经过贺龙、任弼时对这个地方的地形地势反复观察后,决定在这里修整部队,于是,就把这“杨家大院”当作指挥部,指挥长征史上著名的的“乌蒙千里回旋战”。当时,该指挥部是当时在奎香一带最大的宅院,占地1000多平方米。
因年久失修,红军二、红六军团指挥部旧址修缮前破烂不堪,无人管理,屋檐腐朽垮塌。今年3月,云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组将寸田指挥部列为全省71个党史学习教育点后,4月25日,彝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了专班启动了寸田红军二、红六军团指挥部旧址修复工作。经过3个多月的修复,修缮及新建建筑面积达2600多平方米,达到了修旧如旧,全区域仿制和收集实物1000余件,基本上还原了指挥部的原貌。
在原真性思路的指导下,该项目以寸田村现有“指挥部遗址”资源为基点,着力对景区进行“长征时代”红色氛围营造,打造红军院坝、灶房、战地医院、卧室等,再现红军生活场景。目前,整个指挥部旧址区域由三个部分构成: 即指挥区(政治部、参谋部)、生活区(卫生部、供给部)、休息区。指挥部建筑属典型的“三川半”建筑风格,透露出地方建筑文化的雅致风格。修缮时对土木石结构房屋脊梁、檐角、墙面、碉楼等实施苏区建筑风格的装饰提升,并以竹篱笆石墙、红五角星、仿古灯笼、马灯、标志旗等进行了点缀。
恢复“长征寸田指挥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掘好、利用好丰富文物和红色文化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推动红色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文化引领,彰显特色。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深入挖掘红色文物和红色文化资源精神内涵,强化全球视野、中国高度、时代眼光,破除“遗址”保护制约性瓶颈和深层次矛盾。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务求符合历史实际、基层实际、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时间检验,打造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红色文化名片。
据彝良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琳介绍,历时1个月的“乌蒙回旋战”以奎香为中心开展战斗,是红二、红六军团转危为安的关键战役;是中国革命史上灵活机动,巧妙用兵,大胆突围的著名战例,其战略战术的高超,与毛泽东指挥的四渡赤水之战有异曲同工之妙;是贺龙在长征中指挥艺术的又一次“神来之笔”。寸田红二、红六军团指挥部旧址,是研究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作者简介:宋大明,著名策划人、摄影家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0年特别贡献奖获得者、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上海李也文旅发展集团高级文化顾问、云南民族大学傈僳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昭通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特聘教授,至今已出版摄影画册十余部,并在海内外发表展出摄影图片万余幅。
影像 | 陈忠平:鲁甸地震七周年
?影像 | 郭家龙:云南鲁甸——水清岸绿白鹭飞
影像丨张万高:洗羊塘村的华丽转身
影像丨张广玉:荷花在秋城的夏季悄悄盛开
来源丨@ 微信(ID:)
审核丨吕翼
特约编辑 | 张广玉
美术编辑丨田朝艳
校对丨胡远松
投稿邮箱丨519045426@qq.com
广告咨询丨0870—3191969
@ 微信团队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
上一篇上一篇:招365人,县委办、考试中心、消防员等昭通的你报!
下一篇下一篇:昭通市创卫建成区集中清理烟草广告成效显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