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西山区:马街北路社区基层红色“小网格”激发治理“大效能”
时间:2021-08-18 09:25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坚持党建引领 激活居民党员“红色细胞”
马街北路社区在老旧院落相对集中区域划片成立马街中南路老旧居民区党支部,由社区党委书记兼任党支部书记,推出“红色邻里之家”服务品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发挥居民区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对居民区所有党员进行全面摸底,开展党员“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象”活动,激活居民党员“红色细胞”。马街北路社区共摸排公示党员103名,推选出党员楼栋长21名,通过党员居民引导热心居民“站出来、管起来”,推选出非党员楼栋长16名。打造“党建+平安法治建设”阵地,整合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司法局、区人民医院等优势资源,结合“双报到”工作机制,通过426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居民提供法治、医疗、环境卫生等志愿服务,积极开展“三官一师进社区”“绿书签行动”“爱心光明行”“杏林先锋”等活动。
“网得全”“网得住”“网得好”一网统揽联动服务
马街北路社区首先按照地理区域相临、管理服务全覆盖的原则,科学划分网格,做到“网得全”,将马街北路社区划分为5个网格,其中地域面积占比仅20%的老旧院落片区细化为4个网格,其余物业成熟小区划为1个网格。再由街道一名科级干部任社区三级网格长,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认领四级网格长,按照“1+9+X”模式配备网格员队伍,从根本上缓解了基层网格治理人手不足难题,实现“网得住”。马街北路社区理顺“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党员网格长(员)——普通网格员”工作体系,明确每名网格员的“责任田”,建立“四级”网格化治理工作点评机制,定期组织召开网格化治理工作点评会,将“一网通办”落实到社区治理之中,做到“网得好”。
“吹哨报到”治理模式 老旧院落焕发新面貌
马街北路社区采用“吹哨报到”方式解决社区内热点问题。“哨声”反应民生诉求,“吹哨”整合各方力量,“应哨”化解民生问题。同时设立“协商在基层”协商室,搭建“政协委员—社区—群众”协商平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召集政协委员、网格长代表、楼栋长代表、居民代表等组成政协履职小组,定期深入社区,倾听居民心声,收集社情民意,组织履职小组与利益相关方代表、职能部门等其他相关单位召开“协商在基层”议事协商会。马街北路社区与农工党西山区委员会签订共建协议,开展协同共治,建立有民主党派成员参与的“多党合作在基层”创新实践点,结合现有资源认领服务项目,定期开展公益活动,创新实践“多党合作在基层”。
驱动三驾马车 促进多元协同基层治理
马街北路社区以“三社联动”项目化运作为抓手,线上、线下协同推进探索老旧院落多元化、精细化服务。线上,马街北路社区首家试点“西山e志愿”平台志愿服务,实现了居民从“坐、等、靠”到“自我治理,不等不靠”的转变。线下,马街北路社区建立“一院一堂、一事一议”制度,形成街道、社区、公共单位、楼栋、居民5级民意收集服务体系。在充分听取民意基础上,马街北路社区协调提前引入已纳入马街北路社区后续征迁规划的正林集团物业管理部门开展“准物业”管理。首先建立由居民区党支部主导,住建部门和街道社区党组织跟踪指导,为进驻的物管公司植入“红色基因”;再把物管服务中心建在居民区党支部的活动阵地内,实现资源优化整合;最后由居民区党支部负责监督物业公司服务效果,打造一批“先锋管家”。
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拓思路,以实践谋实绩,是西山区以马街北路社区为试点探索社会治理工作取得的经验。下一步西山区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部门、街道、社区、院落、公共单位、社工组织,使其按需设置、按职履责、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既种好自留地、管好责任田,又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不断推进西山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更好更快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文章来源:掌上春城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
上一篇上一篇:盘龙区:“众享白塔”社区自组织联合会新鲜出炉
下一篇下一篇:呈贡区:召开2021年上半年社会建设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