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勇于追求敏于行动敢于担当 楚雄开启新征程 彝乡谱新篇
时间:2019-04-01 11:33 来源: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2018年,楚雄市认真落实省委、州委高质量发展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强党建各项工作,攻坚克难、苦干实干,为推动全市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积蓄了蓬勃力量。
攻坚克难结硕果
紧扣州委“1133”战略要求,楚雄市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产业作支撑、城市出形象、民生有保障、基础更牢固”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升级、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高新区升级转型5项重点工作,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统计显示,201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86.97亿元、比上年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04亿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43亿元、增长12%,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入围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云南省县域经济十强县、云南省民营经济综合十强县;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楚雄市的变化是深刻的,工作有力有为,进步有目共睹,得到了省委、州委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干部的广泛认同。人民群众从亲身经历的变化中看到了楚雄市的美好未来,发自内心地支持拥护各项工作。”楚雄州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先祥自信地总结道。
把牢方向作引领
楚雄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工作主题,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通过抓党员干部自学、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全覆盖培训等方式,全市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149期、培训12149人,运用远程教育和综合服务平台组织党员培训12期3.6万余人次。持续深入开展宣讲活动,开办威楚大讲堂,组建市乡村三级宣讲团,进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宣讲736场、受教育近10万余人次。
全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加强阵地建设管理,扎实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全面加强新媒体和网络安全管理及舆论引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主动权和话语权。
抓好产业强支撑
楚雄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产业发展思路,兴一产、强二产、促三产,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全市实现粮食总产量2.17亿公斤,生产收购烟叶1393.5万公斤,核桃、魔芋、果蔬、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荣获全国魔芋产业重点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云药之乡称号,全面促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深入实施工业攻坚3年行动计划,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30.5%;净增市场主体5151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9.9%,GDP占比达44%;楚雄工业园被认定为“全省十大工业园区”。
第三产业活力持续增强,增加值增长6.7%。行政村物流集散覆盖率达88.8%,电商交易额达1.93亿元。旅游市场整治成效显著,“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顺利推进,全年接待中外游客1164万人次。
以项目为抓手,楚雄市充分发挥招商引资拉动作用,全年实施重点项目490个,完成“五网”项目投资19.26亿元,向上争取到位资金增长26.9%,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达36.6%和29.8%。以获批国家高新区为契机,全力推动高新区升级转型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州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9.6%、33.7%、28.2%和7.7%,升级转型成效明显。
聚力城市出形象

楚雄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精准城市定位,不断完善规划体系、突出彝族风貌、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城乡统筹、协调、融合发展。
全市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全年编制完成总体城市设计等13个城市重点专项规划和G56杭瑞高速公路境内沿线14个特色风貌村庄规划,城乡空间“一张图”管理逐步形成,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90.5%,乡村规划覆盖率达100%。
以规划引领,楚雄市按照“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理念,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区首座立交桥——灵秀立交建成通车,楚雄火车站站前广场建成投入使用,紫大公路、320国道过境段、玉楚高速等项目顺利推进,正式跨入“高铁时代”。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天然气综合利用等项目有序推进,“光网城市”“宽带乡村”行动快速推进。城市新增绿地41.4万平方米,乡镇行政村生活垃圾设施全覆盖,农村“厕所革命”有序推进,9个乡镇被评为省级卫生乡镇,5个村被列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坚持市乡村三级联动,美丽宜居乡村、农村实用人才、“乡土”人才培育、农村移风易俗、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工作取得实效,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在“六城同创”基础上,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结合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生态文明市创建任务,全民共同参与,形成6+2的“八城同创”创建体系。
补齐短板惠民生
楚雄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补短板,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过去一年,市级投入资金5550万元、争取专项扶贫资金5351万元、整合其他资金6209万元,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八大专项行动”,12042名贫困人口17个贫困行政村1个贫困乡镇达到摘帽退出标准。全市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82.6%,城镇新增就业5405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次,社保参保总人数达78万人次,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在污染防治上,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有序推进;全面征收环保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畜禽禁限养区;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河长制”全面落实,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以上;森林覆盖率达76.93%,被评为中国森林养生基地。

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本科上线率排名全省第六。健康楚雄、爱国卫生、重大疾病防控、禁毒防艾等工作持续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全民健身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广泛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势头蓬勃。
固本强基树清风
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楚雄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持之以恒立根固魂、强基固本,形成了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全市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巩固年”各项任务,制定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10个责任清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统筹推进企业、农村、社区、机关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抓实602个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和149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扎实开展“彝州脱贫先锋行动”,严选严管51支驻村扶贫工作队202名队员,强化贫困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党建”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非公党建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建成300个党建书屋,确保基层党建更加坚强有力。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楚雄市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进一步完善优秀后备干部库,确保队伍建设全面过硬。同时,严查深纠“四风”问题,扎实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集中整治,用制度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在民主法治建设上,全市“菜单式”普法、“互联网+普法”模式和“两中心一明白”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五五”依法治市和“七五”普法工作持续推进,依法严打严惩各类违法犯罪和黑恶势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治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
上一篇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下一篇:西双版纳一季度集中开工25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