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云南大学“澜湄青年看中国,携手共绘同心圆”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收官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微信公众号:yn2553 QQ公众号:800061629
总 结 篇
—— 2021.07.19-28——
行走西南
感可持续发展之路
体悟中国
履命运共同体之责
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7月19日至28日,云南大学团委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留学生们的回信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外大学生沟通与交流,组织开展了“澜湄青年看中国,携手共绘同心圆”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实践团队一行通过成都、昆明、大理、澄江4地的实地调研,亲身感受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路径,并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专业全面立体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文明、中国价值、中国制度、中国生活。本次活动由云南大学团委书记郑茗戈、副书记徐琰超带队,来自中国、泰国、老挝、缅甸、越南澜湄5国的15位师生共同参与。
生态保护是基础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持久水安全和生态保护的重要保障。观察都江堰以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三部分引流工程实现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等巧妙设计,中外学生感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构建流域统筹、区域协同的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从洱海截污治污体系到抚仙湖保护治理历程,从中国水环境集团双廊下沉式再生水厂到洱海生态廊道,无一不体现着水体治理、水环境建设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守护碧水蓝天,是大家共同的期望,更是全世界人民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同追求。
绿色可持续是目的
生态治理结合乡村振兴相实现可持续发展——澄江马房村。澄江马坊村是抚仙湖畔的幸福村、是乡村振兴的示范点,以打造集旅游文化、生态环境为一体的综合产业为重点,结合其依靠抚仙湖的地理环境和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化历史底蕴,引领人们在参与抚仙湖保护治理的同时,实现产村融合、产城融合、产业融合,走出一条具有澄江特色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
绿色是发展应遵循的轨道,发展是有效实现绿色的基础和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调研,深刻认识到了各级政府、企业、人民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下的经济发展而做出的努力,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必然发展趋势。
SOCIAL PRACTICE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阶段,“创新、绿色”将会成为主旋律。实践团队在这十天里,不断探究着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关系。
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西南交通大学作为我国轨道交通的领军者,不断创新,突破了传统以车载电源和繁琐的动力系统运行方式,以液氮实现磁悬浮,减小空气阻力,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为我国轨道交通的继续进步和生态环保、低碳节能的绿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更加体会到了实现绿色发展就是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建立绿色发展科技支撑体系,依靠市场化技术实现绿色转型,运用核心关键技术推进绿色化变革,通过信息智能技术大幅提高绿色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SOCIAL PRACTICE
川博展览感悟长征精神。“藏天府之韵,生欢喜之美”的四川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院,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全国公共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集中参观四川博物院藏的70余件珍贵革命文物及“红军长征在四川”展板,中外学子从四渡赤水、遵义会议、彝海结盟、小金会师等重要战役串联出文物背后的故事,重温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回顾了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学习了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讲武光辉点燃革命热血。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院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称号。在其存在的26年时间内,不仅走出了朱德、叶剑英两位共和国元帅,培养了数百名不同时期的将军和杰出人士,从这里还走出了朝鲜、越南、韩国等国家的领导人和杰出将领。讲武堂“坚忍刻苦”的校训,“矢志不渝、潜心办学”的精神以及革命先辈英勇不屈为中国解放事业奋斗的光辉历程,在中国近代百年风云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SOCIAL PRACTICE
为期10天的中外大学生联合社会实践,项目团队实地调研了1个国家中心城市(成都)、1个省会城市(昆明)、1个地级州市(大理)、1个县级市(澄江) ,考察参访了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理大学、大理团州委、澄江团市委等 15 个有关单位,召开 5 次调研座谈会和项目小组讨论会。调研过程中,团队充分交流,深入思考,努力观察中国、读懂中国、理解中国。来自越南的阮氏碧玉同学指出,这些经历,让留学生同学们在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团队温暖的情谊。10天的共处时光,大家在一次次的交流与讨论中,感受思想的碰撞和文化的交融,无论川蜀风貌还是三迤人文,摩天高楼或是清澈湖水,都见证着这一场充满友谊与成长的温暖实践。
SOCIAL PRACITICE
本次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调研、参观走访、交流讨论和沉浸学习等多种方式,聚焦典型城市,从微缩景观到宏观布局、由历史演进纵向探究,到现实发展横向比较,从不同方面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文化建设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发展路径,体悟中国对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信心、用心和决心,充分感受中国的繁荣经济、高效环保和创新科技,极大地增强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与信心。同时,中外学子亦意识到自己身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寻答案,志于树立大局观,葆有自然情怀,秉持科学精神,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创澜湄友好未来,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转自:云大青年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试信息
关注微信公众号:yn2553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





></a>
</span>
</div>
<span style=)